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独活草油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黄色至微绿棕色至深棕色挥发性精油。具有强烈的特殊香气和滋味。遇窄气和光线可使其颜色变暗、变稠。溶于大多数非挥发性油,微溶于矿物油,并呈乳白色,几不溶于甘油和丙二醇。

传统中药独活是伞形科植物独活Angelica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h et Yuan的干燥根。中国药典记载独活性味微温,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效。主要用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等。挥发油类和香豆素类是独活的主要活性物质。独活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消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活性。1

物理化学性质密度: 1.036 g/mL at 25 °C(lit.)

折射率: n20/D 1.546(lit.)

闪点: 173 °F

提取方法由伞形科植物独活草(Levisticum nale)的新鲜根,经水蒸气蒸馏而得(亦有用全草和种子者,质量较差)。得率:新鲜根约0.1%~0.2%,干燥根0.9%~1.0%,全草0.05%~0.25%。主要产于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法国等。

称取独活,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提取挥发油,缓缓加热致沸腾,并保持微沸数小时至测定器中的油量不再增加, 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读取油层的体积,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得淡黄色油状物, 具有特殊浓郁香味。1

化学成分独活中的挥发油类主要为单菇类化合物和倍半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不同产地和不同种类独活的挥发油类成分有较大差异。目前独活挥发油成分研究多采用CC- MS分析。王晓萍等从独活中检测到106 个色谱峰,鉴定出了78个化合物门;杨秀伟等检出229个色谱峰,鉴定出88个化合物 ;贾淑云等检测出235个色谱峰,鉴定出了99个化合物。黄蕾蕾等运用CC- MS- DS检测分析手段考察比较了浙江临安产浙独活、湖北五峰产资丘独活、四川达县产川独活的挥发油成分差异,发现三者挥发油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数量和相对白分含量不同,化学成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产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及产地加工等的不同而产生。慕善学等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了独活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初步探讨了指纹图谱技术在独活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并发现同一批独活药材因针对的化学成分不同所表现出的质量水平也不尽相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囚可能为独活中挥发油的组成和含量极易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金海燕等比较了羌活和独活药材的CC指纹图谱,发现独活和羌活挥发油含量具有明显区别,可用于羌活和独活药材的定性鉴别。这些研究较全面地反映出了独活中的挥发性物质,为阐明独活的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还在独活药材鉴定与质量控制方面做了初步研究。1

GC/MS共鉴定出62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0.293%。 其中,约79.37%为萜烯类化合物;含量超过1%的化合物有14种,分别为异乌药根烯(25.847%)、莪术烯(25.299%)、乌药根烯(8.755%)、α-柏木烯(4.544%)、β-榄香烯(3.404%)、大根香叶烯(2.987%)、罗汉柏烯(2.763%)、α-柏木脑(2.146%)、γ-榄香烯(1.755%)、缬草烯醇(1.257%)、榄香醇( 1.217%)、乙酸榄香醇酯( 1.099%)、α-蓝桉醇( 1.041%)和β-蓝桉醇( 1.02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磊 - 副教授 - 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