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柳豆一号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柳豆一号春播生育期95天左右。翻秋生育期80~85天。株高50~80厘米,一般60厘米左右。主茎约13节,分枝3个左右,属短分枝。株型收敛,紫茎、紫花,棕毛。叶片大小中等,冠层叶片上举,调位运动好,叶色浓绿。有限结荚习性,主茎顶端结荚优势强,三粒荚占40%左右。籽粒长圆形,种皮黄色,脐褐色,百粒重17克左右,属中粒型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43.28%。其主要特点是早熟、高产、繁茂性好,耐旱耐瘦、适应性强,在瘦旱坡地种植和翻秋栽培的增产优势更为明显。缺点是:在肥地栽培如密度超过2万株则易发生倒伏;幼苗期植株增。

介绍审定时间: 1993

作物种类: 豆类

审定编号: 桂审证字第092号

品种名称: 柳豆一号

选育单位: 柳州地区农科所

品种来源: 柳豆一号是柳州地区农科所1983年从江苏淮阴农科所引进的80—H28品种中发现变异单株,用系选法于1985年选育而成的春大豆品种。

产量表现: 1986~1987年春经柳州地区农科所及在柳城、柳江、武宣、来宾、忻城等县设点进行品比试验,两年10个有效点中有9个点增产,平均亩产111.8公斤,比对照种北京豆亩产99.8公斤增产12.02%。1988~1990年参加广西春大豆第三周期区试,三年24个有效点次平均亩产149.6公斤,比对照北京豆亩产136.8公斤增产9.4%,居7个参试种的首位。1992年又在来宾、象州、柳城、宜山、贵港、博白、靖西7个县(市)8个试点进行生产力试验,春播面积17.7亩,平均亩产149.9公斤,比当地主栽品种平均亩产46

栽培技术要点: 1、柳豆一号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如在低洼易积水地块种植应注意开好排水沟。 2、在广西中部地区春播2月下旬至4月上旬,以3月上中旬为佳;翻秋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均可播种,以7月上旬最适宜。 3、每亩播种量:翻秋种3.5~4.5公斤,春种6~7公斤,行距40厘米,肥地每亩定苗1.6~2.0万株,中等肥力地块留苗2.5万株左右,瘦地和翻秋留苗3~3.5万株。 4、中等肥力地块每亩可用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20公斤左右作种肥一次性施用,或每亩用农家肥250~500公斤,钙镁磷肥20公斤作种肥;苗期(2叶落黄

审定意见及适种范围: 柳豆一号适于广西春大豆主产区栽培,其中以柳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最适宜。

审定情况: 审核通过1

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柳豆一号是柳州地区农科所用系统选育祛法育成的大豆品种。从1990年起逐步在我县示范推广,1996年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占全县大豆播种面积80%以上。该品种适应性广、产量高、耐瘦瘠,在旱坡地种植有增产潜力。为了建立柳豆一号“高产、优质、低耗”的综合农业措施为大面积生产的规范化裁培提供技术资料,我们对播种期、密度和N素、P2O5、 K2O的施用量作了初步研究,结果简述如下:2

主因子与产量的关系经无量纲线性编码代换后,从标推化的偏回归系数犬小可以看出,参试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播期>密度>N素>K2O>P2O5.当考虑到二次项效应时,将产量的数学模型进行降维分析,结果表明:2月20日播种的产量仅比3月2日播种的减产6.62%,但产量仍很高,达到203.44公斤/亩;从3月2日至4月1日播种,产量随播期推迟而下降,播期越迟,产量下降越明显。密度以每亩2.5万株的产量最高,在1.5≤X≤2.5万株设计范围内,密度减小,产量下降;在2.5≤X≤3.5万株范围内,密度增大,产量也下降,但后者比前者下降得较缓慢。N素施用量在0水平产量最高,在一2≤X1≤0范围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X;≤2范围内,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产,超过1水平后减产更明显。P2O5在一-2≤X;≤0范围内.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在0≤X;≤2范围内,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减产;在0水平产量最高。K2O在-2≤X1≤l范围内,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在1≤X1≤2范围内,产量虽然随施肥量增加而减产,但减产幅度不大,在2水平仍达到209.36公斤/亩,仅比1水平最高产量216.46公斤/亩。

主因子的增产速率对主因子效应分别求一阶导数计算出产量随各因素水平值变化的增减速率。在设计范围内,播期的增产速率随播期的推迟而递减,水平值在-0.61时,增产速率为0,大于-0.61则出现负值;密度的增产速率随密度的加大而减小,水平值在0.43时,增产速率为0,大于0.43则出现负值;N素、P2O5和K2O的增产速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小,分别处于0.13、0.32和0.55的水平值时增产速率为0,大于以上水平值其增产速率为负值。

交互作用与产量的关系根据产量的数学模型,对交互作用显著项进行降维分析,分别计算出各因素水平值变化的大豆产量。在-2至0的设计范围内,密度加大、N素施用量增加,产量迅速增加;在-2至1的范围内,密度加大,K2O施用量增加,产量增加;在-2至0的范围内,产量随N素和K2O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2至1的范围内,产量随P2O5和K2O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播期与各生育期的关系播种至出苗、出苗至开花、开花至成熟乃至全生育期的天数均随播期的推迟而逐渐缩短,但缩短不明显.出苗至开花由2月20日播种的40天逐渐减少至35天,减少12.5%;开花到成熟由59天缩短到54天,缩短8.5%。结果表明,推迟播种,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都相应缩短,但缩短的幅度很小。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

评论
中国科普N
太师级
阅读
202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