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理动力,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心理活动的内在力量或内在驱力。心理学家波林在概括现代心理学对心理动力问题的研究现状时说:心理动力学的领域非常广阔,没有权威和领袖,各个学派都从自己的理论出发阐述了自己的心理动力学观点。
简介所谓心理动力,顾名思义主要是指心理活动的内在力量或内在驱力。心理学家波林在概括现代心理学对心理动力问题的研究现状时说:心理动力学的领域非常广阔,没有权威和领袖,各个学派都从自己的理论出发阐述了自己的心理动力学观点。
学说1.精神分析派的心理动力说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也被称为心理动力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心理活动的动力源泉是生理上的“力比多”。力比多即性力。这里的性并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而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所以弗洛伊德也把它称为“欲力”、“心力”等,并认为它是一种与性本能有联系的潜在能量。后来弗洛伊德又把“力比多”扩展为一种机体生存、寻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本能欲望。
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他不同意弗洛伊德“力必多”的理论。荣格认为“原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动力。原型就是人生中的“典型情境”,是心灵的“原始模型”,是人先天和后天的积淀。所以,荣格的心理动力说带有神秘色彩,晚年荣格从事中国的禅学研究,用自省和禅悟来化解自己的心理问题。
阿德勒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德勒认为:自卑与超越是人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
2.人本主义的心理动力说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的创始人,在马斯洛看来,需要是心理活动的动力。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一般来说,低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才会出现高一层次的需要。相应地,获得满足的需要就不再起激励的作用。同时,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马斯洛指出,无休止的需要是人的特性,但并非所有的需要都会得到满足,只有极少数会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种欲望满足后,另一个欲望会迅速出现,当这个欲望满足了,还会有一个欲望站到突出位置上来,主导人的心理状态。人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人一生的心理动力。
3.行为主义的心理动力说
行为主义认为心理活动的动力不是什么“力比多”,也不是什么需要,而是外界的刺激或强化。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什么意识或行为,而应该研究人外显的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这些反应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操作反射”的概念,把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或削弱某种行为的过程叫做强化。用人们喜欢得到的“事”或“物”来增强人的行为叫正强化,用人们不喜欢或讨厌的“事”或“物”来削弱人的行为为负强化。斯金纳认为人心理活动的动力就是外界的刺激与强化的结果,尤其是社会性的行为更是在外界刺激、强化下而习得建立起来的。
班杜拉也是一个行为主义者,但班杜拉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社会行为主义者”。班杜拉认为心理活动的动力不仅仅是强化,而且还包括模仿。模仿主要有:直接模仿、综合模仿、象征模仿和抽象模仿等。班杜拉认为心理活动的动力主要是模仿后的自我强化和外部强化。
马克思心理动力说马克思心理动力的基本理论,回答了心理动力的本质问题,同时具有较强的科学实证性。心理动力是有机体在内外条件的刺激下,对某种或某些事物感到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马克思从人类历史活动和发展的视角揭示了人类心理活动的动力本质,就是人的需要。马克思说:“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丰富的,但需要的内部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需要体系”。“需要体系”是马克思最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之一,马克思认为人的内在需要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是由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组成的一个系统。生理性需要属于低级需要,由此而派生的需要则属于高级需要,它们共同主导着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内在动力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汤寿旎 - 副教授 - 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