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黑腿病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黑腿病又称气肿疽、烂腿黄或鸣疽, 病原为牛气肿疽梭菌, 是一种反刍动物易感的发热性急性传染病, 其主要的感染对象是牛。患病牛往往在腿部等肌肉丰富的部位发生气性、炎性的肿胀, 常常伴有跛行、无法站立等症状。该病主要通过病牛传染, 其病原芽孢能够在土壤中长期生存, 因此, 一旦牧区被污染很容易使动物再次发病, 呈地方性流行。该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雨季易发。

病原体气肿疽梭菌是引起黑腿病的病原体,环境恶劣时形成中间或顶端芽孢,其芽孢具有很强的存活力,在土壤中可存活5年之久,在腐败的尸体中也可存活3个月。病原体常附着在土壤或饲草上随饲料或饮水间接进入动物消化道而感染,成为持久传染源。

农户对黑腿病的预防意识较差许多农户居住在偏远山区,科学文化水平较低, 对黑腿病的危害认识不足,防病意识淡薄,管理不到位。常因未进行免疫接种或者即便免疫过气肿疽疫苗,也已过免疫保护有效期,而近几年没发生气肿疽病,继而放松警惕,而导致气肿疽在某一地区的大面积暴发,使人措手不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很多处于偏远山区的养殖户( 农户) 为避免经济损失, 对病畜尸体不肯深埋或焚毁,而是将其剥皮、解体,运往市场按正常牛肉出售,甚至有些死畜深埋后又被人偷挖出来食用,病死牛的内脏、骨等丢弃于荒野、路旁或水沟边,被野狗拖食,致使传染源扩散,造成疫病的流行。

管理不当管理粗放大量资料显示,全国范围内暴发气肿疽的老疫区基本都采用放牧的饲养方式,病原体随土壤、牧草等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或者动物因为剪毛、去势等手术使病原体进入机体组织并在机体中潜伏,直到受到钝性创伤后才大量繁殖,使牛迅速死亡。而放野牛的习惯使得牛在山上过夜受冷,采食情况又差,体质下降,感染该病机会较多,发病牛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以致很多死于山上、沟边,发臭腐烂也没人发现,严重污染牧地、水源,导致传染源四处扩散,人为加速了疫情的扩散。

忽视对新引进品种的检疫动物在进行长途运输后,其自身抗病力和免疫功能下降,又不经过检疫、隔离饲养、圈舍消毒、补注气肿疽疫苗等,是引起牛发病的另一个原因[5]。

疫情发生后善后工作不到位对病畜排泄物、分泌物或死亡尸体处理不当,使病菌在自然界中形成抵抗力极强的芽孢,污染草场、水源地、土壤等, 从而形成长期疫源地,健康家畜舔食被污染的牧草、 泥土等经消化道感染。1

防治措施隔离和消毒告知该牧区的所有养殖户暂时圈养放牧牛, 确实无法圈养的养殖户在放牧时必须远离曾经掩埋病死牛的地点。对掩埋地进行消毒, 同时将发病牛和可疑发病牛隔离。

健康牛群紧急接种对诊断为健康的牛只全部注射牛气肿疽梭菌灭活疫苗。经过治疗痊愈后的病牛必须进行疫苗注射后方能混群。

发病牛的治疗筛选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抢救病危牛时, 采用抗毒、抗菌、强心补液的措施。最初给发病牛静脉输注青霉素4万IU/kg、地塞米松50 mg、庆大霉素2 g、10%葡萄糖1000 m L, 2次/d。随后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75 g、地塞米松50 mg、10%葡萄糖1000 m L输液, 2次/d。早期肿胀治疗措施:将肿胀中心部位切开2 cm, 并用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 在肿胀周围分点肌注2%高锰酸钾溶液, 每点注射2 m L。后期清除切口部位的坏死组织, 进行清创处理。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