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线乌梢蛇,游蛇科乌梢蛇属物种,颊鳞1枚;背中央4-6行鳞起棱,背面绿色或黄绿色,背脊两侧二黑纵纹在体前部有时不显,腹鳞两侧有一黑纵纹。
形态特征大型蛇类,全长1554~2560毫米。头颈可区分,眼大;体长,圆柱形,尾长。上唇鳞8(3—2—3)枚,颊鳞1枚;眶前鳞1枚,有1枚小眶前下鳞,眶后鳞2枚;颞鳞2枚+2枚。背鳞16—16—14行,中央4~6行起棱,腹鳞193~206枚,肛鳞2枚,尾下鳞113~130对。背面绿色、草绿色或绿黄色,体后部有4条黑纵纹直达尾尖;头背灰棕色,上唇黄色;腹面前段白黄色或浅黄色,后段浅蓝绿色。1
生活习性生活于海拔900~2600米的山区,常见于农田及周围草坡上,以稻田边及潮湿田埂上多见;亦有攀树性;偶见于民宅附近。食蛙、鼠,亦可能食鸟、蜥蜴。1
分布范围分布于西藏(墨脱、察隅)、四川(会理、西昌)、云南(贡山、景东、昆明、大理)、贵州(威宁)。1
物种保护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3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