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蝰,有鳞目蝰科。与极北蝰相似,但本种吻略窄,头背面除额鳞、顶鳞与眶上鳞为大鳞外,其余均为平滑小鳞。背面灰褐色,背脊有黑褐色纵纹,腹面黑褐色。见于北疆地区草原,以小型动物为食。卵胎生。1
形态特征全长0.5米左右,亦有长达0.7米的个体。头较大,略呈三角形,与颈可区分,吻较窄,鼻孔小,位于鼻鳞下半部,无颊窝。个体较小但较粗壮,尾短。上唇鳞10枚或9枚,吻鳞上缘与吻背1枚端鳞相切;背鳞19(21)—19(21)—17行,除最外1行光滑或微起棱外,均明显起棱;腹鳞130~149枚,肛鳞1枚,尾下鳞21~36对(其中有时为单片)。背面灰褐色或棕色,头背有“)(”形黑褐色斑,枕部有黑褐色箭头状斑,自颈至尾的正中脊有1条波状或锯齿状纵斑纹,两侧各有1条由黑褐色小斑缀成的纵纹;腹面灰白色或灰黑色,散有黑色或浅色斑点。2
生境繁殖生活于草原和山区(海拔300~3000米),常见于稀疏林地、芦苇丛、较开阔的干草原,以蝗虫多、鼠洞多、蒿属牧草茂密的环境中较多见。夜间活动,白天隐藏在洞穴或石缝中。夏季炎热时则于10时前16时后活动频繁,受惊时可“呼呼”发声;阴天白天亦活动。春季食蜥蜴,夏季食蝗虫,亦食鼠、蜂或蜘蛛。幼蛇食蜥蜴。每年3月末4月初出蛰,10月末或11月入蛰,大多集于黄鼠洞或其他缝隙中越冬。卵胎生,8月产仔,每次产1~6仔,最多达17仔。2
分布范围仅见于新疆(阿勒泰、塔城地区、伊犁地区)。2
保护级别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3。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