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黑疣螈为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Salamandridae)动物,在我国分布于云南西部横断山脉南缘。
识别特征头部扁平,躯干圆,尾部侧扁,尾末端薄而钝圆。吻端钝圆,上下颌有小细齿。舌小近圆形,前后与口腔底部粘连,两侧游离。四肢发达,后肢略长于前肢,前肢四指,后肢五趾。全身具疣粒,尤以背脊两侧的最为显著,呈大的、结节状的圆形瘰粒,排列成行,每侧为12-16枚,最后3-4枚在腿后的肛部两侧。背部及体侧棕黑色,头部、四肢、尾部、肛周围嵴棱和瘰粒部位均为棕红色和棕黄色。腹面光滑。
全长125~200 mm,尾长约占头体长的76%(雌)~85%(雄)。犁骨齿列呈尖端向前的倒"V"字形。皮肤粗糙,密布瘰粒。头背两侧有显著的骨质嵴棱。体色以棕黑色为主,前后肢贴体相向彼此超越4个瘰疣距离。本种体色虽与细痣棘螈相似,但本种头背嵴棱与背侧两列瘰疣均极发达,瘰疣下方无肋骨尖端支持,产卵于水中;细痣棘螈的头背嵴棱与背侧两列瘰疣均较不发达,瘰疣下方有肋骨尖端支持,产卵于陆地。1
分布范围在我国仅见于云南西南部陇川及其附近。国外分布于越南,泰国与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不丹,尼泊尔东部。
生长环境棕黑疣螈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部横断山脉南缘,在国外分布于印度东南部、不丹、尼泊尔东部、缅甸北部和泰国北部海拔1200-2250m的山地。1995年基于形态学特征,红色型种群单列为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shanjing),而黑色型的划分为棕黑疣螈,两者同属于原喜马拉雅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 )。棕黑疣螈为高度的水生生活,而红瘰疣螈仅在繁殖季节回到水中,在非繁殖季节是完全陆生生活的。
生活习性生活于低山丘陵,非繁殖季节成体营陆地生活,常见于多水草的阴湿地方,如水圹、水田及其附近,农村饮水井中也常见到。5~8月为繁殖季节,进入小型浅水圹、水田求偶、排精、纳精与产卵。卵单粒或数粒呈串粘附于水草或水内石上,有时也粘附于雌螈尾上;卵球形,动物极棕黑色,植物极乳黄色,卵径2~3 mm。
雌性常大于雄性。雄性体长约13厘米,雌性体长约14厘米。繁殖期为5-8月,卵多产于静水塘中,卵单个或连成串,贴附在水草上。幼体生活在水中。
夏秋季节多活动于水田、水塘、水井及小溪缓流水边;非繁殖期多栖息在林间草丛下或阴湿环境中。后肢推动身体前进,腹部拖着地。觅食昆虫及其他小动物。
栖息于海拔1000-2400米的山林及稻田附近,成体营陆栖生活;幼体在水域内生长发育,变态后转为陆栖生活。
种群现状致危因素及现状,本种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西南一隅狭窄范围,其干制品入药治病,成串出售,造成乱捕滥猎,数量急剧减少,应及时加以保护。
保护措施1988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与农业部联合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列为Ⅱ级保护动物,该名录所用本种的中文名称为红瘰疣螈。西藏自治区也将本种列为Ⅱ级保护动物。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建议地方政府制订具体保护措施,严格执行。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丽霞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