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医晓护的第1957篇文章
低眉夏未尽,抬首秋已至。原本秋风送爽,花好月圆,好梦成真。可如今好梦不长,思梦而不寐者却有回升。
纵观发现当今因睡眠问题困扰着各年龄阶层。上学少年为做好功课而思睡不得寐,上班族青年入夜玩手机而不得眠,中年人因过劳而伤透了心,老人为因过度看电视晚睡而折腾。
然而秋有三月,有早、中、暮之分。气候跨度较大,有秋高气爽,也有秋风扫落叶之异。尤其暮秋,雨水减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多变,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由长到收。中医谓:秋金主收降。以秋季的气候特点看,由热转寒,呈现出“阳消阴长”过渡阶段。人因劳作较多,常有“秋乏”之感,理应有思睡之意,而目前因各种缘故为愁睡就诊者却好多。
中医遵循“天人相应”规律,对秋三月,经云:“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则顺应阴精收敛,以养精气,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展。中医又谓:五脏主五气。肺属金,气通于秋,主燥。故秋季应注意保肺津,应少食辛味,可食蜂蜜、乳品、冰糖等滋阴润肺之品,用药以润补为主。同时要注意到,进入深秋,自然界呈现一派“秋风扫落叶”肃杀景象,易诱发忧郁。不良的情感又会影响睡眠,导致失眠。因此,注意秋季的睡眠卫生,调整情志,合理饮食,起居有常,做到初秋避高温、中秋避寒湿、晚秋避燥邪,为冬季休整作准备,非常必要。建议人们多点室外活动,登高望远,任天上云卷云舒,心情放松,有助睡眠;同时可食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粥,既可益肺胃,又可改善睡眠。
有首悦耳动听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在此我也想悄声告之朋友们:秋风清,秋月明,秋天,有秋高气爽之情怀;秋风长,落叶黄,秋天,也会伴有忧郁伤感之情结,属“多事之秋”。但只要我们本着“顺其自然”原理,根据不同年龄、各自的体质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医家辨证论治的指导下,“秋冬养阴,济之以阳”,得其益,防其害,身心就会健康。关注睡眠与养生,秋季适当润补,不仅能调理好夏季留下的三分虚,又能防范心身隐患。私下窃语:秋日润补,入冬安稳。
作者:许良,系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擅长治疗以失眠为主症的相关内科杂病和中医康复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