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捂住“耳朵”防中风

达医晓护
通过医学科普让老百姓真正做到“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
收藏

这是达医晓护的第1966篇文章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年增高,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中老年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除房颤发作和后期心衰时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外,其最致命的危险是脑卒中(房颤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比一般人高5倍)。每年因房颤所致脑卒中的死亡率约为1.9-18.2%,更有骇人听闻的文献报道:非风湿性瓣膜病房颤中90%的心房血栓和风湿性二尖瓣膜病中60%的心房血栓来自左心耳!房颤相关性脑卒中包括血栓引起的脑梗死和抗凝治疗引起的脑出血,这是关系“生死存亡、残废残疾”的根本问题,如何有效减少和避免这伤残事件的发生一直是全球医学界的热点。

1570626731964961.jpg

房颤症状与治疗

房颤通常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容易眩晕、晕厥昏倒等症状。房颤发作时脉搏跳动有两个特点:次数增快;跳动不整齐。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建议每天来摸一下脉搏。房颤的治疗目前主要包括:节律控制和卒中预防。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治疗,卒中预防与节律控制两者需要兼顾。

1570626771649051.png

心脏的2只“耳朵”

心脏由左右心室、左右心房四个腔组成,好像房屋的“两室两厅”,两个心房靠上,由房间隔相隔,两个心室靠下,由室间隔相隔,而其中两个房间(心房)还通常分别各有一个“储藏室”,即左右心耳,它们像心脏的两只耳朵。左心耳是胚胎时期原始左心房的残余,因每个人发育长相不同“耳朵”也是各有千秋,但它们都有丰富的梳妆肌及肌小梁,内部凸凹不平,而且左心耳结构狭长、弯曲呈管状形态,有研究显示左心耳的容积大概为0.7-19.2ml,开口大小为5-27mm,最大直径为10-40mm,长度为16-51mm不等,简单的说左心耳通常是“小瓶口大容量”的形态,这就使得血液容易进入而不容易流出来。经常会“藏污纳垢”,也因此成为了血栓最好的“栖息之地”。

房颤患者为什么容易中风?

房颤患者容易发生脑中风,是因为心房不能规律地收缩,血流容易在此处产生旋涡和流速减慢,“小瓶口大容量”的左心房内淤滞大量血液而逐渐行成血栓,这种血栓往往比较大,随着心脏的搏动,血栓会冷不丁从左心耳跑出来。跑到肢体动脉,引发栓塞,严重者需要截肢;跑到大脑脑中风:轻则导致偏瘫致残,重则痴呆、植物人、死亡。因为“储藏室”里的血液已变成小块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血栓90%来自左心耳。

1570626738788460.jpg

作者: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心脏内科

田蓓 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