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黄山角蟾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黄山角蟾,角蟾科角蟾属物种,生活于海拔500~1600m的山区流溪及其附近。

形态特征雄蟾体长36~42mm,雌蟾体长44mm左右。头扁平,头长与头宽几乎相等;吻部呈盾形,明显突出于下唇,吻棱棱角状,颊部垂直;鼓膜不甚明显,有耳柱骨,上颌有齿,无犁骨棱和犁骨齿。皮肤较光滑;头顶和头侧小疣密集,背部有小疣粒,背部有“”或“”形肤棱或不规则,体侧有纵肤棱及疣粒;腋腺位于胸侧,股后腺较小。前肢较细,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后肢较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后角至鼓膜,胫长不到体长的一半,左右跟部不相遇;趾侧无缘膜,趾间无蹼;第一、二趾基部有关节下瘤。体背面一般为褐色或棕褐色,两眼间有深褐色三角形斑,肩上方浅色圆斑略显或不明显;前后肢有2~3条黑褐色横纹。雄性第一、二指背面有婚刺,有单咽下内声囊,无雄性线。卵径2.2mm,乳黄色。第36期蝌蚪全长46mm,体长14mm,尾长为头体长的229%左右;口部呈漏斗状;体尾较细长,尾肌发达,上下尾鳍几乎相等,尾末端钝尖;头体背面褐色,尾部斑点稀少。1

生物学资料该蟾生活于海拔500~1600m的山区流溪及其附近,所在环境植被繁茂,阴暗潮湿,溪水清澈。成蟾多栖于平缓溪段两旁山坡林间,5~6月的雨后夜间活动频繁。繁殖季节在5月底至7月,雌蟾产卵245~289粒,卵产在溪内石下。蝌蚪多生活于山溪上游的缓流水凼内,常隐匿在石缝或岸边碎石间以及水草叶片下。1

种群状态中国特有种。该蟾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减少。受胁等级:费梁等(2010)建议列为易危VU。1

分布范围安徽(歙县、祁门、石台、休宁、黟县、屯溪、宁国、青阳、泾县、旌德)。1

物种辨识本种形态与淡肩角蟾M. boettgeri相近。但本种趾侧无缘膜,趾间几乎无蹼;足内侧第一、二趾基部有关节下瘤;两眼间有“倒三角形”形斑,不与背部深色斑相连成宽带纹,其背部形成“X”或“)(”或形成不规则深色斑;肩上方浅色圆斑或半圆斑略显或不明显;雄蟾第一、第二指上有婚刺。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贺会强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