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管狭窄症是由发育性因素或由椎间盘退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及小关节增生、韧带骨化等因素导致胸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引起相应脊髓、神经根受压的疾病。
病因及常见疾病1.退变性胸椎管狭窄
此症见于中年以上,由于胸椎的退行性变致椎管狭窄,其病理改变主要有:
(1)椎板增厚骨质坚硬,有厚达20~25mm者。
(2)关节突增生、肥大,向椎管内聚,特别是上关节突向椎管内增生且前倾,压迫脊髓后侧方。
(3)黄韧带肥厚可达7~15mm。在手术中多可见到黄韧带有不同程度骨化。骨化后的黄韧带与椎板常融合成一整块骨板,使椎板增厚达30mm以上。多数骨质硬化,如象牙样改变。少数病例椎板疏松、出血多。
(4)硬膜外间隙消失,胸椎硬膜外脂肪本来较少,于椎管狭窄后硬膜外脂肪消失而静脉淤血,故咬开一处椎板后,常有硬膜外出血。
(5)硬脊膜增厚,有的病例可达2~3mm,约束着脊髓。当椎板切除减压后,硬膜搏动仍不明显,剪开硬膜后,脑脊液搏动出现。多数病例硬膜轻度增厚,椎板减压后即出现波动。
由上述病理改变可以看出,构成胸椎管后壁及侧后壁(关节突)的骨及纤维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增厚,向椎管内占位使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在多椎节胸椎管狭窄,每一椎节的不同部位,其狭窄程度并不一致,以上关节突上部最重,由肥大的关节突、关节囊与增厚甚至骨化的黄韧带一起向椎管内突入,呈一横行骨纤维嵴或骨嵴压迫脊髓。在下关节突起部位则内聚较少,向椎管内占位少,压迫脊髓较轻。两者相连呈葫芦腰状压迫,多椎节连在一起则呈串珠压痕。
2.胸椎后纵韧带骨化(TOPLL)所致胸椎管狭窄
TOPLL可以是单节,亦可为多椎节,增厚并骨化的后纵韧带可达数毫米,向椎管突出压迫脊髓。这组病例亦可有胸椎管的退行改变,但大多较轻,以TOPLL压迫为主,又因手术治疗途径不同,故单列一类。
3.先天性胸椎管狭窄
如同颈椎管狭窄一样,胸椎管狭窄也与先天发育有关。胸椎管先天性狭窄,其椎弓根短粗,椎管前后径狭小,但年幼时脊髓在其中尚能适应,成年后有轻微胸椎管退行性变或其他致胸椎轻微损伤等诱因,即可构成压迫脊髓,出现症状,因此,胸椎管狭窄症系胸椎管退行性变引起的疾患。
鉴别诊断胸椎是肿瘤、结核以及硬膜外血肿好发部位,在诊断该病时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胸椎结核
一般都有结核病史和原发病灶。脊柱X线片上可见椎体破坏、椎间隙变狭窄和椎旁脓肿的阴影。病人多有消瘦、低热、盗汗和血沉增快。
(2)肿瘤
胸椎转移性肿瘤全身情况很差,可能找到原发肿瘤,X线片显示椎体破坏。与椎管内良性肿瘤鉴别较困难,X线片无明显退行性征象,可有椎弓根变薄(“瞎眼”)、椎间孔增大等椎管内占位征象,造影照片髓内肿瘤呈杯口状改变,胸脊液蛋白量增高更显著。
(3)(单纯)胸椎间盘突出
往往缺少典型的临床表现,行MRI或CT检查才能区别,在椎间盘平面有向后占位的软组织影,多有明显的外伤史。
(4)脊髓空洞症
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颈段,发展缓慢,病程长,有明显而持久的感觉分离,痛觉、温度觉消失,触觉和深感觉保存,蛛网膜下腔无梗阻,脑脊液蛋白量一般正常,MRI显示脊髓内有破坏灶。
(5)外伤性硬膜外血肿、单侧后关节突骨折、蛛网膜囊肿
有明显外伤史,X平片无异常,MRI检查多可发现。
检查本病起病缓慢,初起下肢麻木无力、发凉、有间歇性跛行。呈痉挛性步态,行走缓慢,脊椎多无畸形,下肢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膝及踝反射亢进,巴彬斯基氏征、欧本汉氏征、革登氏征均阳性,胸部及下肢感觉减退或消失,胸部皮肤感觉节段性明显,影像学可协助确诊。
治疗原则对于胸椎管狭窄症,现如今尚无有效的非手术疗法,手术减压是解除压迫恢复脊髓功能的惟一有效的方法。因此,一旦确立诊断,即应尽早手术治疗,特别是脊髓损害发展较快者,应尽快手术。
手术途径的选择:
(1)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是首选方法。可直接解除椎管后壁的压迫,减压后脊髓轻度后移,间接缓解前壁的压迫。
(2)以后纵韧带骨化为主要因素的椎管狭窄,尤其巨大孤立的后纵韧带骨化,后路效果不佳,应从侧前方减压切除骨化块,解除脊髓压迫。
(3)胸椎管狭窄症合并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时,从后路手术摘除髓核很困难且易伤及脊髓和神经根,也以采用侧前方减压为宜。
(4)多段胸椎管狭窄症,以及合并严重的颈椎或腰椎管狭窄者,如一次手术难以同时解决,可分次完成手术,先解除压迫最重或对脊髓危害最大的节段。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焕萍 - 主任医师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