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种常见病。常因情绪波动、不健康生活习惯、药物的不良作用诱发。典型表现为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定时的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时可有黑便与呕血。一般经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如无效应进一步做X线钡餐及胃镜检查,以除外穿孔、梗阻或恶变的可能性。
病因及常见疾病致病的生物学因素主要指造成胃酸、胃蛋白酶的攻击力与黏膜的抵抗力失衡的因素,如壁细胞和主细胞数过多、壁细胞对促胃液素刺激的敏感性增高、促胃液素分泌过多以及胃排空速度加快等。心理因素在此病形成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故被看作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各种情绪反应均可引起胃肠功能的变化,包括胃酸分泌量、胃肠蠕动和黏膜血流量等。动物实验表明,长时间的应激可以导致此病的发生。
鉴别诊断原则上引起右上腹部疼痛或不适的疾病都需要加以鉴别。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根据胃镜检查或钡餐检查加以鉴别;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引起的上腹部疼痛多为持续性,大多伴有发热,B超可以确诊。慢性胰腺炎以持续腹痛为主发作时常有发热,常由饮酒或饱餐诱发。特别注意与钩虫病、胃泌素瘤的鉴别。钩虫病可引起十二指肠炎,甚至出现黑便,可具有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胃镜可看到十二指肠球部有钩虫和局部炎性改变。如已诊断有钩虫感染出现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首先应驱虫治疗。胃泌素瘤:临床发现是由胰腺非B细胞瘤病分泌大量胃泌素致高胃酸分泌,导致神经性消化性溃疡。对有多发溃疡,非典型部位溃疡,手术后早期复发溃疡伴腹泻者要警惕本病。对伴有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引起胃泌素含量增高和高胃酸分泌,在HP根除后,高血清胃泌素水平和高胃酸分泌降至正常,则可以区别确诊。
检查胃镜检查
服用造影剂后,患儿依次采取平卧,左侧卧,右侧卧、立位等体位,按照胃标准超声切面连续完整扫查贲门、胃体、胃底、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重点观察胃小弯、胃角、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注意胃壁层次结构、胃黏膜连续完整性;发现溃疡灶仔细观察其大小、形态、部位、深度、周围胃壁层次结构、局部胃壁蠕动情况以及造影剂充盈情况等。
治疗原则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以及加强营养支持等。
开腹穿孔修补和胃大部切除均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按常规手术方式行穿孔修补和胃大部切除术。
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前留置胃管,全麻后脐下穿刺建立气腹并置入套管行腹腔镜检查,明确诊断,于左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置操作孔,常规吸出腹腔积液,探查腹腔找到穿孔处,取活组织检查,镜下用无损伤缝线沿胃十二指肠长轴方向缝合2~3针,打结关闭穿孔,并用大网膜覆盖穿孔处打结固定。碘伏液彻底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邓志华 - 主任医师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