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面神经丘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在第四脑室菱形窝的上部内侧隆起上有圆形的隆起,叫面神经丘。内有展神经核和面神经膝,展神经自此神经核发出,面神经绕展神经核行走。

解剖结构:1、面神经:

面神经含运动、感觉和副交感纤维。运动纤维起自位于桥脑尾端腹外侧的面神经核,支配除咀嚼肌和上睑提肌以外的面肌以及耳部肌、枕肌、颈阔肌等。味觉纤维起自膝状神经节,支配舌前2/3的味觉。少数感觉纤维传递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的一部分皮肤、泪腺、唾液腺和口腔的一部分粘膜的一般感觉。副交感纤维起自上泌涎核,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的分泌。

为第7对脑神经,大部是运动纤维,小部为副交感及感觉纤维。神经出脑桥后,与听神经在内耳道一起行走,出内耳道后进入面神经管,再由茎乳孔出颅,然后在二腹肌后腹与外耳道软骨之间向前越过茎突、面后静脉和颈外静脉进入腮腺峡部,自出茎乳孔至腮腺间距离约为2cm。进入腮腺后先分上、下主干,再分出5个分支,即颞支、颧支、颊支(又分为上、下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面神经麻痹时,其支配的表情肌丧失功能,出现面瘫症状(见“面神经瘫痪”)。面神经的副交感及感觉纤维司舌前2/3的味觉和泪腺、唾液腺的分泌功能。

2、面神经管:

面神经管系面神经从内耳道底至茎乳孔出颅时所经过的骨性管道。此管道邻接内耳与鼓室,故中耳炎、乳突炎或手术时易引起该神经损害;亦由于面神经管狭细,因此当寒冷、风湿、轻度水肿渗出即可使面神经受损,而发生面肌瘫痪。

3、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是菱脑的中央管扩展而成的菱形腔,位于脑桥延髓之后与小脑蚓部之中。第四脑室分为上角、下角、室顶和侧角。

上角:

借中脑水管和第三脑室相通。

下角:

通入延髓下段的中央管。

室顶:

形似帐篷,其尖顶朝向小脑。室顶的嘴侧壁,由张于左右结合臂之间的前髓帆组成;尾侧壁则由后髓帆与第四脑室脉络组织组成。

侧角:两侧角先向两侧延伸,越过绳状体再转向腹侧,形成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在此有一向腹侧开口的第四脑室外侧孔,经此孔通入蛛网膜下腔。将近菱形窝下角处有一第四脑室正中孔。

第四脑室脉络丛分为纵横两部:两横部以水平位向两侧延伸,外端经外侧孔突入蛛网膜下腔。两纵部平行向尾侧,其下端会合经正中孔突入小脑延髓池。

与面神经相关的疾病:面神经损伤:面神经或其分支损伤可以导致患侧部分或全部面肌麻痹。最常见的非创伤性面瘫的原因是茎乳孔附近的面神经炎症,可导致面神经管内的神经肿胀、受压迫。眼轮匝肌张力的丧失可以导致下眼睑外翻(与眼球表面分离),以至于损伤侧的角膜缺水(不够润滑或泪液缺乏),易发生溃疡。患者不能吹口哨、管乐器或有效地咀嚼,是由于中风削弱或麻痹了颊肌和口轮匝肌(这些颊唇部肌肉协助咀嚼,将食物夹持在上、下牙咬合面之间,而不存留在牙与颊之间的沟内)。咀嚼时食物堆积,必须不断用手指将其移开。嘴的移位(口角下垂)是由失去拮抗作用的对侧面肌收缩造成的,导致食物和唾液从嘴的一侧流出。患者经常用手帕擦拭他们的眼睛和嘴,以便拭去从下垂的眼睑处和口中流出的液体(眼泪和唾液)。液体和经常擦拭导致局部皮肤受到刺激面神经麻痹有多种原因。可以是自发性的,发病时没有明确的原因。但当受寒(如乘坐汽车或睡觉时开窗户)后经常发生面神经麻痹。自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验证了以往描述的临床表现。面神经麻痹可能是手术并发症,因此,腮腺手术时准确辨认面神经显得尤为重要。面神经刚从茎乳孔出来时易于观察;若有必要,可通过电刺激来确认。面神经麻痹也可能与牙齿手术、接种疫苗、怀孕、艾滋病毒感染、莱姆病(引起头痛和颈部僵直的一种炎症)和中耳炎有关。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田玉玲 - 主任医师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