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壁的主要组成之一。是眼球纤维膜的后5/6部分。前方联接角膜,后方与视神经的鞘膜延续。巩膜在视神经穿出部附近最厚,愈前愈薄,在肌腱附着处又复增厚(巩膜厚度:后极部1mm,赤道部0.4~0.5mm,直肌附着处0.3mm)。其与角膜交界处,外面有环形的角膜沟,深部有巩膜静脉窦。小儿的巩膜为浅蓝色,成年为白色,老年因脂肪沉着而带黄色。巩膜结构坚韧,有支持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
巩膜有关的疾病巩膜炎是巩膜本身的炎症,比巩膜表层炎严重,反复发作会导致巩膜变薄,常因波及眼内组织而引起许多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本病多见于壮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有半数双侧先后发病。
巩膜炎的原因与表层巩膜炎相似,但更多伴有全身胶原性疾病,故属于胶原病范畴而与自体免疫有关;此外与肉芽肿病如结核,代谢性病如痛风、甲状腺毒症,感染性病如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等病亦有关系。
巩膜炎分型巩膜炎分型在临床上一般可分为五型。
结节性前巩膜炎本型起病缓慢,但常逐渐发展,巩膜浅层及深层血管均充血,外观呈紫红色或暗红色。巩膜本身因炎症浸润肿胀而形成结节,不能推动,但与上面的表层巩膜组织分界清楚,约有半数以上仅为一个结节。患眼一般自觉疼痛或有压痛,但在炎症未波及眼内时视力可不受影响。
弥漫性前巩膜炎本型预后较好,通常全身状态较佳。临床表现比结节性前巩膜炎更为弥漫的深浅层充血,约有1/3病例侵犯全周,严重者由于球结膜高度水肿,无法看到巩膜情况,此时可滴肾上腺素,使浅层血管充血消退后来帮助诊断。
坏死性巩膜炎这是破坏性较大的一种巩膜炎,大多见于女性,常双眼患病,症状较其它型为重。晚期大部分出现眼内其它合并症,且多影响视力,多表现为局限性巩膜炎病灶。随着病情急剧发展,巩膜外层血管可以发生闭塞性脉管炎,在病灶上面及周围区出现无血管区,此乃本型的重要特征,病灶可以局限化亦可蔓延扩展,如治疗不及时,巩膜将陷于坏死,而暴露出葡萄膜,或因有高眼压而形成巩膜扩张。
穿通性巩膜软化又名坏死性巩膜软化,此病较为罕见,患者多为年逾50岁的女性,一般为双侧发病,但双眼程度常不一致,发病隐伏,进展缓慢。约半数患者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眼疼痛轻微,炎症也不明显,但巩膜首先出现无血管区,随即巩膜组织发生软化坏死,表面呈灰色或黄色,以后变薄甚至完全消失,暴露出下面的葡萄膜组织,扩张的巩膜可因受压而穿破,在坏死区的边沿可见有较粗血管,其上覆盖着薄层结缔组织,预后视坏死区大小而定,但一般不良。
后巩膜炎此型罕见,多单眼发生,患者常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因病变位置不在前部,在诊断上有一定困难。临床表现为剧烈眼痛、视蒙、复视、球结膜水肿,眼球稍形突出,并常有运动障碍,反复发作可使巩膜变薄,形成后葡萄肿或甚至穿破;此外,还可并发角膜炎、葡萄膜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视神经乳头水肿、白内障及青光眼等。本型巩膜炎与眼眶蜂窝组织炎的鉴别点在于前者的球结膜水肿远较后者剧烈,但眼球突出度则不如后者明显。
各型巩膜炎治疗均应加强营养,改善全身情况,眼部滴扩瞳剂。非皮质类固醇消炎药,如羟保泰松或消炎痛对巩膜炎有效,皮质类固醇局部应用虽有一定消炎作用,但必须谨慎,因有减薄巩膜组织的潜在危险,而且可能对一些患者引起眼压增高。个别严重病例可在严密观察下试用免疫抑制剂;对坏死性巩膜炎穿破的病例,亦可考虑作异体巩膜移植术。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俊红 - 主任医师 - 山西省眼科医院 青光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