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腹膜壁层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腹膜是被覆于腹腔壁、骨盆壁的内面和腹、盆腔内脏器官表面的一层浆膜。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呈半透明状。人体腹膜按其分布部位不同,可分为腹膜壁层和腹膜脏层。覆于腹腔各壁和骨盆壁内面的腹膜称腹膜壁层。壁层较脏层厚,有些部位富于脂肪。脏、壁两层可随内脏形态的改变而移动。腹膜上有来自腹盆壁和内脏器官的神经和血管。腹膜有分泌、吸收、支持、保护及防御机能。

概述严格地说,围绕整个腹腔和其他脏器的组织都可称为腹壁,腹壁是腹部的外壁,围着腹腔,其各个组成部分即腹腔的各个壁,有上壁(顶壁)、下壁(底壁)、后壁和腹前外侧壁。腹壁以肌性成分为主。

解剖结构组织结构:前腹膜壁层为腹前壁的最内层,向上移行于膈下筋膜,向下延续于小骨盆的腹膜。在脐以下,腹前壁的腹膜形成3条皱襞:中线为脐正中襞,其中有脐正中韧带,是胚胎时脐尿管的遗迹;外侧为脐内侧襞,其中有脐外侧韧带,是胚胎时脐动脉的遗迹;最外侧为脐外侧襞,其中有腹壁下动脉。脐正中襞位于中线上,由脐至膀胱,内有脐尿管索,是胚胎期脐尿管闭锁所形成的遗迹,脐内侧襞位于脐上中襞的两侧,内有脐动脉索,脐外侧襞(腹壁下动脉襞)在脐内侧襞的外侧,内有腹壁下血管。此襞是鉴别腹股沟直疝(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和腹股沟管斜疝(在腹襞下动脉外侧)的主要标志。在5条腹膜皱襞下端之间有3对腹膜凹窝:膀胱沟上窝,腹股沟内侧窝和腹股沟外侧窝。

在下腹部,腹膜前组织较为疏松,含脂肪量也较多,这就使得腹膜壁层易于自腹横筋膜及髂筋膜分离。当充盈的膀胱升入固有腹腔时,前腹膜壁层也就部分离开腹前壁,随膀胱上升,这样,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有高数厘米的腹前壁暂时没有前腹膜壁层覆盖,从而在尿路阻塞病人,可沿耻骨联合上缘穿刺膀胱排放尿液,而不致伤及腹膜腔内的器官、组织。手术中,当切开腹横筋膜以后,推开腹膜壁层,循腹膜外组织向后或再向上,可到达髂血管、髂淋巴结、腰交感神经干和下腔静脉等。经此途径进行的手术称为腹膜外手术,它属于腹腔手术,却未进入腹膜腔。在腹股沟内侧窝下方尚有股凹,两者之间隔以腹股沟韧带内侧段,此凹向下对应股膈和股环。股凹为股疝突出处,女性多于男性。

腹膜前组织内有旋髂深血管、腹壁下血管、脐动脉索(脐外侧韧带)和脐尿管束(脐正中韧带)等结构通行。膀胱上窝:在膀胱上方、脐上中襞与脐内侧襞之间;腹股沟内侧窝在脐内侧襞和脐外侧襞之间的下部,此窝与腹股沟管皮下环相对应,如大网膜或小肠襻等腹内脏器,由此窝直接向外突出,即形成腹股沟直疝。腹股沟外侧窝在外侧襞外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腹环外)腹内脏器,由此窝经腹环突出形成斜疝。

电镜超微结构:腹前壁和盆壁腹膜的间皮细胞表面均有微绒毛,但其外形、长短和分布的疏密程度有很大差别。间皮细胞的共同特征是细胞中央有核处向外突出,其顶部微绒毛较短而稀疏,细胞连接处稍向下陷成浅沟,此处的微绒毛长而密集。在微绒毛稀疏部的细胞质膜上可见吞饮小饱开口。有时可见到鼓植状微绒毛。隔腹膜间皮细胞微绒毛较长,密集排列,可成丛状。腹前壁间皮细胞的微绒毛长短不一,分布稀疏,末端呈球状膨大。盆壁腹膜间皮细胞的微绒毛长,分布密集,相邻微绒毛相互连接,形成疏网,在微绒毛之间有微丝状物质相连,形成清晰的网格。此外,常见到末端膨大的微绒毛,在膨大处有时可见凹陷。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燕忠 - 主任医师 - 山西省人民医院 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