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是指距离肛缘8cm的直肠癌,其中包括超低位直肠癌,即距离肛缘5cm以下的直肠癌。
一、病因及常见疾病:(一)遗传易感性:
与直肠癌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家族性腺瘤病和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现如今公认二者为癌前期病变。单个腺瘤是否也是癌前期病变,看法不完全一致,但腺瘤直径超过1.5cm者恶变的可能性明显增加,表明腺瘤在增大过程中易转变为癌。
(二)直肠慢性炎症:
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和日本血吸虫病,都可因黏膜的反复破坏和修复发展为癌。
(三)饮食与致癌物质:
近年来根据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高脂肪肉食及低渣饮食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因在这种膳食下,细菌组成改变,胆盐增加,粪便中致癌物(如甲基胆蒽)增多,加之食物中纤维少容易便秘,就使高浓度的甲基胆蒽与直肠黏膜接触时间延长,增加致癌作用。因此多吃低脂肪及高纤维食物,对大肠癌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二、鉴别诊断:临床上诊断为内痔、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及慢性痢疾的一定要做直肠指诊,除外直肠癌后,方可按以上疾病治疗。指诊可疑时,肠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可靠方法。女性患者直肠子宫内膜异位可表现如直肠癌,有痛经病史可提示此病可能,病理切片可见子宫内膜样结构。
三、检查:(一)指诊:
指诊可触到突出、质硬、表面凸凹不平的肿块,早期肿块可移动,浸透肠壁者则固定不移,有时可触到边缘外翻的溃疡,指套上有血迹。晚期可摸到狭窄环,手指不能伸入。一般成人食指长度为7~7.5cm,若向内加压伸入,有效长度可增加到9~10cm,蹲位增加腹压后可增加到11~12cm。
(二)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一般可检查至距肛缘25cm处。直肠下段肿瘤,可在直肠镜中见到,高位者应做乙状结肠镜检查,但直肠下段后壁肿瘤,直肠镜比乙状结肠镜更方便。所有指诊怀疑或已诊断为直肠癌者均应行内镜检查,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活组织检查必须在溃疡边缘取2~3小块组织,有时须反复检查,才能确定诊断。一次阴性决不能轻易排外肿瘤。
(三)CT、MRI、腔内B超:
主要用于了解直肠癌的浸润状况。CT对局部浸润广泛的直肠癌及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的诊断有所帮助,可以直接观察是否肿瘤侵犯盆腔肌肉、膀胱、前列腺、盆骨。MRI在了解直肠癌浸润范围及盆腔内复发上意义与CT相仿。直肠腔内B超可较细致的显示直肠癌肠壁内、外的浸润深度,对临床研究是否需要作术前放疗等方面提供参考意见。近年来螺旋CT利用三维成像原理可对空腔脏器进行检查,有望成为直肠癌检查的一种新方法。
四、治疗原则:(一)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
柱状经腹会阴切除术,主要是对T3、T4期低位直肠癌,病人取俯卧位,游离上端直肠系膜后中低位的直肠系膜切除通过会阴部进行。目的是通过会阴部扩大切除,使标本成为无狭窄腰部的圆柱状,增加远端直肠癌周组织的切除量,降低CRM阳性率和术中肠穿孔率,从而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
(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保肛术: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保肛术近年来得到广泛开展,但无论是经脐单孔腹腔镜还是辅助腹腔镜,都需要常规做腹部切口取出标本,无疑很难达到完全微创、腹部无切口、无瘢痕的最佳目标。因此在开腹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经验基础上,又创建了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腹部无切口经肛门切除肿瘤并取出标本行套入式吻合保肛术,真正达到腹部无切口、无瘢痕、美观美容、完全微创的最佳效果。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永刚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省人民医院 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