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多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和防治工作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本病发生率已有明显下降。
一、病因:蛔虫一般寄生于人体小肠的中下段,喜碱厌酸。当其寄居环境变化时,可上窜入胃十二指肠。并经Oddi括约肌入胆道,机械性刺激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诱发胆绞痛,并可诱发急性胰腺炎,虫体阻塞胆道及带入胆道的肠道细菌可致严重感染,蛔虫死后,其虫体及虫卵可成为胆石核心。
当其受到生活环境改变的激惹时,它的活动性增强,活动范围增大,并表现出喜钻孔的习性。蛔虫进入胆道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肠道内环境改变:
当机体发生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应激状态时,胃肠蠕动功能失常,蛔虫的活动性增强,沿肠道上行于胃或十二指肠时,通过胆道口括约肌进入胆道。
2.胃酸水平过低:
蛔虫习惯在碱性环境中生活,当胃酸过低时,十二指肠pH值升高,蛔虫的活动范围增大,上移进入十二指肠而发病。
3.胆道口括约肌松弛:
由于炎症或手术所致胆道口括约肌功能不全,便于蛔虫进入。
4.驱虫不当:
可因服驱虫药量不足或驱虫方法不当,蛔虫受药物刺激而躁动不安,亦可沿十二指肠进入胆道。
二、临床表现:胆道蛔虫病好发年龄为10~40岁,青少年多见。绝大多数有肠道蛔虫病史,如曾便出蛔虫,粪便中查出蛔虫卵等。其临床表现与有无并发症密切相关。无合并症时,胆道蛔虫表现为:典型症状为突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绞痛,疼痛剧烈,向右肩背部放射,病人常大汗淋漓,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常伴恶心、呕吐,有时呕出蛔虫,间歇期腹痛可完全消失,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畏寒、高热、黄疸。
三、鉴别诊断:凡年龄较小的有肠蛔虫病史的病人,出现了剧烈腹痛,轻微剑突下深压痛的典型表现者较易诊断。少数诊断困难者,可行B超检查,可见胆道内有条状光影。X线钡餐,静脉胆道造影,ERCP等有助于诊断。
胆道蛔虫病应与胆囊炎,胆管症,急性胰腺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胆绞痛等上腹部急腹症鉴别。
四、检查:1.粪常规:大部分患者粪便中可找到蛔虫卵。
2.血常规:白细胞可见有轻度升高,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若白细胞超过15×10/L,提示合并细菌感染。若白细胞超过20×10/L,中性粒细胞在95%以上应警惕化脓性胆管炎。
3.十二指肠引流:引流液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也可找到蛔虫卵,甚至可发现蛔虫的组织碎片。细菌培养可见部分病例有细菌生长,一般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
4.B超检查:可见胆总管内有条形管腔影,内部回声不均匀。甚至可见到虫体活动。
5.胰胆管造影(ERCP):可了解胆总管、胆囊及虫体的关系、状态、位置,对指导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6.X线检查:对诊断胆道蛔虫无帮助,但对肠道蛔虫症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消化道钡剂造影可见小肠管腔内有双轨征象。
五、治疗:(一)非手术治疗:
1.解痉止痛①阿托品0.5mg或654-210mg肌注,4~8小时后可重复注射;②口服阿司匹林1~2g,tid;③口服米醋60ml加芝麻油25ml;④上述方法无效,在排除腹膜炎的基础上,可给予度冷丁。
2.利胆驱虫①中药汤剂;②33%硫酸镁20~30ml,口服。
3.驱除肠道蛔虫口服肠虫清,2岁以上2片,2岁以下1片,用2~3天。
4.防止感染可选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等。
5.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6.纤维十二指肠镜取虫。
7.排除虫或虫卵。
(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效或产生明显并发症者应手术治疗。切开胆管,取出蛔虫,引流胆管处理并发症。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田立军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省人民医院 肛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