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瓣与相邻两个肛柱下端之间共同围成的开口向上的隐窝称肛窦 anal sinuses,窦深3~3mm,其底部有肛腺的开口。肛窦内往往积存粪屑,易于感染而发生肛窦炎,严重者可导致肛门周围脓肿或红瘘等。
一、概述肛窦在肛管每一肛瓣与其相邻的两个肛柱下端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隐窝,称肛窦。窦口向上,肛门腺开口于此,窦内往往积存粪屑。
二、临床解剖肛裂的治疗
手术疗法:适用于陈旧性肛裂,或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的早期肛裂。
(1)括约肌侧切法:适用于早期肛裂,无外痔、肛乳头肥大、皮下瘘等并发症。
操作要点:①在肛门一侧距肛缘1.5cm处作一纵形切口,深达皮下,以止血钳暴露内括约肌及栉膜带。②在直视下用两把血管钳夹住括约肌下缘后剪断之,切口一般不缝合,以纱条嵌压引流。③如切口出血较多者,可缝合1针。
(2)切开疗法: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伴有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等。
操作要点:①在肛裂正中行纵行切口,上至齿线,切断栉膜带及部分内括约肌环形纤维。②下端向下适当延长,切断部分外括约肌皮下部肌纤维,使引流通畅。③同时将赘皮外痔、肥大肛乳头等一并切除。④修剪溃疡边缘发硬的瘢痕组织,使之成为一个顶小底大的“V”字形开放创口。
(3)纵切横缝法:适用于陈旧性肛裂,伴有肛管狭窄者。
操作要点:①沿肛裂正中作一纵切口,上至齿线上0.5cm,下至肛缘外0.5cm,切断栉膜带及部分内括约肌。②有潜行性皮下瘘管、赘皮痔、肛乳头肥大、肛窦炎也一并切除。③修剪裂口创缘,再游离切口下端的皮肤,以减少张力,彻底止血。④用细丝线或可吸收线,从切口上端进针,稍带基底组织,再从切口下端皮肤穿出,拉拢切口两端丝线结扎,使纵切口变成横缝合,一般缝合3~4针。
一般治疗
(1)调理饮食:应该摄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以增加大便量,如粗制谷物制品、豆类、薯类、蔬菜、水果等;尽量避免或减少辛辣食品及调味品,如辣椒、孜然、咖喱、胡椒、白酒等。
(2)适当服用缓泻剂:缓泻剂可以软化大便,如液体石蜡、通便灵、麻仁丸、大黄片、番泻叶、酚酞、灵菇合剂等,注意应用时必须掌握剂量,因为量少起不到作用,量大容易引起腹泻。剂量的掌握个体差异较大,应根据每一位患者的情况不同而酌情使用。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一般提倡在早饭前后排便。对于排便时间较长的患者,可以行自我按摩。按摩的方法:从右下腹开始,逐渐向上至右上腹、上腹、左上腹、左下腹的顺序,手法先重后轻,至左下腹时完全放松,一般重复10~20次。也可做一些其他有利于加速肠蠕动的运动。
(4)缓解精神紧张:多数肛裂患者存在惧怕排便的心理,在未排便时,先忍便不排,出现多次的便意后,才不得不进行排便,造成大便干结,粪径变粗,难以排出,肛门疼痛加重。实际上,多数情况下,肛裂患者的大便仅仅是前头干硬,其后便是正常的。所以医生有责任向患者解释清楚排便的过程,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发现有许多肛裂手术后的患者仍然存在这种排便的心理障碍,导致患者感到手术效果不理想。
内治法
血热肠燥证候:大便秘结,2~3日一行,质干硬,肛门疼痛,便时手纸染血或滴血,裂口色红;伴腹部胀满,溲黄;舌质偏红,舌苔黄燥,脉弦数。治法:清热凉血,润肠通便。方药:增液承气汤加减。出血甚者加地榆、槐角、蒲黄炭等;疼痛甚者加银翘、延胡索,大便秘结者加麻仁、全瓜蒌等。
阴虚津亏证候: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呈周期性肛门疼痛,点滴下血,裂口深红,创缘不整;伴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质红,舌苔少或黄腻,脉数。治法:养阴清热,润肠通便。方药:一贯煎或润肠汤加减。心烦者加麦冬、远志等,大便难下者加麻仁、全瓜蒌等。
气滞血瘀证候:肛门刺痛明显,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舌质紫黯,舌苔黄,脉弦或涩。治法: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方药:六磨汤加减。疼痛甚者加蒲公英、红花、桃仁、赤芍等;大便秘结者加枳壳、芒硝等。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孙永红 - 主任医师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