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寰枢关节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寰枢关节(lateral atlantoaxial joint)由三个独立的关节构成,其中两个由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和枢椎的上关节面构成,另一个由枢椎齿突的前关节面和寰椎前弓后面的齿凹构成。

解剖结构与组成寰枢关节的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外有由齿突尖至枕骨大孔前缘的齿突尖韧带(apical dental lig)、由齿突延至枕骨髁内侧面的翼状韧带(alar lig)和由连结寰椎两侧块的寰椎横韧带(transverse lig.of atlas)。寰椎横韧带中部向上下方各发出一条纵行纤维束与寰椎横韧带共同构成的寰椎十字韧带(cruciform lig ofatlas)。寰枢关节全体是一个车轴关节,只有一个运动轴,寰椎与颅一同绕垂直轴作左右回旋运动。

辅助结构齿突尖韧带又称齿突悬韧带,细小,呈束状,位于寰椎横韧带的深面,连接齿突尖与枕骨大孔前正中边缘,与寰枕前膜和寰椎十字韧带间有脂肪组织垫相隔。头后伸时紧张,前屈时松弛。

寰椎十字韧带寰椎十字韧带(cruciform ligament of atlas)分横部和直部两部分(图6-46)。横部又称寰椎横韧带(transverse ligament of altas),甚为坚强,位于齿突后方,使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齿突凹相接触。直部为自寰椎横韧带中部上、下缘各发出的一束纵性纤维,称上、下纵束。

1.寰椎横韧带,寰椎横韧带是寰枢椎稳定的主要韧带,张于寰椎两侧块内的小结节之间,犹如一个悬带,将寰椎椎孔分为大小不等的两部分,前方与齿突后面构成关节,容纳齿突并使其局限于寰椎前弓后面的齿突凹内;后方为椎孔的中后部分,内有脊髓及其被膜,可防止齿突向后移动,挤压脊髓,也可防止寰椎过度前移。枢椎齿突骨折后,如寰椎横韧带完整,可以防止脱位,故可能不引起严重症状。

寰椎横韧带断裂、延伸或减弱,可使头及寰椎在枢椎上向前脱位,结果齿突后移,椎管狭窄,可能引起脊髓压迫症状,甚至造成死亡。该韧带虽然坚硬,但弹性较差。在生理范围内,寰椎可向前方移位3mm。当移位达3~5mm时,横韧带可被撕裂;如超过5mm,则可发生断裂。

2.纵束(longitudinal bands)上纵束较坚固,附着于枕骨大孔前缘,位于齿突尖韧带与覆膜之间;下纵束较弱,附着于枢椎椎体后面的中部。纵束可以加强寰椎横韧带的坚固性,有协助防止齿突前脱位的作用。

3.寰枢副韧带,由寰椎侧块内面发出一束纤维,斜向内下,止于枢椎椎体后面的外方,称为寰枢副韧带,有限制寰椎在枢椎上过度旋转的作用。

翼状韧带是两个坚强的韧带,起于齿突尖后外侧的卵圆平滑区,斜向外上,止于两侧枕髁内侧面。此韧带长约11mm,直径约8mm。大多数人还有一长约3mm的前下束在横韧带前方止于寰椎侧块。

翼状韧带是重要的节制韧带,有限制头及寰椎在枢椎上过度旋转及参与防止寰枢关节侧方半脱位的作用。当向右旋转时,左侧绷紧,向左旋转时,右侧绷紧。在旋转过程中,枢椎略向上运动,有助于翼状韧带的松弛,使其运动范围进一步增大。一侧翼状韧带被切除后,向两侧的轴向旋转都显著增加,说明只有双侧翼状韧带保持完整,才能限制轴向旋转,否则仍可发生寰枢关节潜在性旋转不稳。

覆膜为位于椎管内一层宽而坚韧的纤维束,可视为后纵韧带向上的延续,略呈扇形附着于枢椎椎体后面,上行于寰椎横韧带和枢椎齿突之后,止于枕骨的斜坡。此膜覆盖齿突其他韧带,内侧与寰椎十字韧带借一薄层疏松结缔组织相隔,外侧与寰枢外侧韧带关节囊相融合,可进一步加强寰枢关节稳定性。

寰枢关节的各关节同时运动,是轴性旋转。枢椎旋转时,略微上升,并受寰枢外侧关节关节囊紧张的限制。此外,旋转还受翼状韧带、寰枢副韧带的限制。

功能寰枕关节的运动主要是屈伸,寰枢关节则主要是旋转。寰枢椎融合后,头颈部将丧失大部分旋转功能,但可保留大部分屈伸功能;枕颈融合时,头颈部的屈伸和旋转功能均丧失。旋转枢椎关节的肌肉包括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及对侧的胸锁乳突肌。

相关疾病1、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以寰枢关节为中心,以寰枢关节及寰枕关节的微小错位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劳损、退行性改变等病变所产生以头痛、眩晕、恶心为主症的特发性病症。寰枢关节是高位脊髓及生命中枢所在处,严重的寰枢关节半脱位可导致高位截瘫、呼吸肌麻痹甚至危及生命,对本病的诊断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

2、发病与诱因:外伤性外伤可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尤其是韧带未发育完全的儿童,这也是本病的最常见病因;自发性儿童常见,无外伤病史,多由家长发现;先天性;病理性神经纤维疾病引起的病理改变可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或由于感染引起,咽喉壁后方静脉丛与齿突周围静脉丛建立交通支,上呼吸道感染后局部组织充血,可使寰枢椎脱钙,韧带松弛,出现斜颈僵硬等寰枢椎半脱位现象;退行性多见于成人,患者常有长期头部姿势不良工作史或生活史,造成寰枢关节退变而引起本病;代谢性疾病某些代谢病引起的严重骨质疏松、骨软化,均可继发引起颅底骨组织软化造成颅底压迹,影响椎体稳定而诱发本病;诱发性在寰枢关节有自发性、先天性及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头颈部受到轻微外力作用诱发或加重寰枢关节的不稳定。

3、临床症状

3.1旋转绞锁固定症,表现为颈部僵直、疼痛,活动受限,尤以旋转活动受限为明显,又称知更鸟头位。

3.2椎基底动脉缺血症状,脑组织从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获得血液供应,当寰枢椎半脱位时,椎动脉一方面受到牵拉、挤压和扭曲,另一方面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反射引起椎动脉痉挛,致使椎动脉血流减缓。如迷路缺血则出现眩晕耳鸣等症状;大脑缺血导致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症状。

3.3C2脊神经受刺激症状,由于寰枢椎之间没有椎间孔C2脊神经从寰枢后弓与枢椎弓板之间穿出,当寰枢椎半脱位时,此神经极易受到挤压而发生炎症、水肿和变性,而该神经的感觉支广泛分布至颈枕部、颅顶、耳后等处皮肤,因此可引起头痛、颈项强痛、肌肉痉挛、压痛等症状。

3.4颈髓受压症状,寰枢关节半脱位严重时齿突后移可压迫后方的脊髓,影响上运动神经元传导通路,导致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等症状。

4、虽然X线检查有一定局限性,但X线片作为骨科常规检查手段,对寰枢关节的诊断意义重大;CT扫描因其对骨性结构较好显示,对本病的诊断价值较高,但因其价格昂贵,尚未能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手段;MRI检查因其对软组织情况的良好反映,对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均具有较高价值。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吕文科 - 副主任医师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