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逼尿肌功能检查是一项用于检查膀胱逼尿肌功能是否正常的辅助检查方法。其检查项目有:充盈期膀胱内压测定、排尿期膀胱内压测定、膀胱去神经超敏试验、膀胱残余尿量测定、冰水试验、肛门括约肌张力检查、肛门反射测试。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正常值
正常膀胱内压:排尿前一般在25厘米水柱以下。当膀胱充盈容量达I 50一250毫升时,耻骨上有膨胀感,在充盈过程中没有无抑制性收缩;膀胱胀满时,有排尿急迫感,但能随意起始或终止排尿。膀胱残余尿量测定,正常情况下其小于5毫升。排尿期膀胱内压测定,膀胱功能正常、下尿路无梗阻者,排尿时最大膀胱内压为35一70厘米水柱,一般在50厘米水柱以下。
临床意义异常结果: (1) 充盈期膀胱内压测定,逼尿肌反射亢进(不稳定性膀胱):在膀胱充盈过程中,或采用激发方法如咳嗽、体位变动、原位踏步,必要时皮下注射乌拉胆碱(Urecholine,系乙酰胆碱类)2.5毫克,逼尿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膀胱容量缩小。逼尿肌无反射(稳定性膀胱):在膀胱充盈过程中及采用激发方法后,逼尿肌不出现无抑制性收缩。临床表现排尿困难,需增加腹压方能排尿,严重者出现尿潴留。 (2) 排尿期膀胱内压测定,超过70厘米水柱可确定下尿路梗阻。 (3) 膀胱去神经超敏试验,如有逼尿肌反射亢进,应于次日在腰麻或阿福那特(Arfonad)麻醉下重复上述检查。如注射乌拉胆碱后,膀胱内压仍较注药前大l 5厘米水柱时,则诊断为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的神经原性膀胱。该试验可有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4) 膀胱残余尿量测定,残余尿的出现表示膀胱排尿功能已代偿不全。残余尿量与下尿路梗阻程度成正比。在下尿路梗阻治疗过程中,重复测定残余尿量可判断疗效。 (5) 冰水试验,如逼尿肌无反射时,则冰水从导尿管中缓慢流出。 (6) 肛门括约肌张力检查,如括约肌松弛,提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表示脊髓中枢活动减弱或消失;若括约肌张力过高,则示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脊髓中枢活动亢进。 (7) 肛门反射测试,用针轻轻刺激肛门口皮肤粘膜交界处,如肛门括约肌松弛,表示有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需要检查的人群: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者。
注意事项不合宜人群:急性尿道炎、膀胱炎、阴道感染时禁做该试验。 检查前禁忌:保持正常的饮食及睡眠。 检查时要求: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医生耐心操作,仔细观察结果,以确保结果准确
检查过程(1) 充盈期膀胱内压测定,用液体或气体(二氧化碳)注入膀胱,在膀胱充盈过程中测定膀胱内压,并绘出膀胱内压曲线,以了解其与容量的关系。 (2) 排尿期膀胱内压测定,常用方法是经尿道或耻骨上膀胱穿刺,插入一细导管至膀胱,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充盈膀胱,在病人自行排出液体时,测定膀胱内压,其代表膀胱逼尿肌内压和腹腔内压(由直肠内压代表)的总和。 (3) 膀胱去神经超敏试验,是一种确定由神经病变引起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特异性测定方法。在膀胱逼尿肌先去神经控制后(脊髓反射的运动支和/或感觉支受损害),由于对神经介质(乙酰胆碱)感受面扩大而使逼尿肌出现超敏现象,膀胱内压升高。 (4) 膀胱残余尿量测定,排尿后立即导尿或B型超声检查测定膀胱内残余尿量。 (5) 冰水试验,用F一16号导管排空膀胱,将4℃冰水60毫升快速注入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时,数秒钟内冰水连同导尿管自尿道喷射出来;如逼尿肌无反射时,则冰水从导尿管中缓慢流出。 (6) 肛门括约肌张力检查,用手指插入肛门了解括约肌张力。如括约肌松弛,提示下运动神经元病变,表示脊髓中枢活动减弱或消失;若括约肌张力过高,则示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所致脊髓中枢活动亢进。 (7) 肛门反射测试,用针轻轻刺激肛门口皮肤粘膜交界处,如肛门括约肌松弛,表示有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相关疾病小儿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结核性膀胱自发破裂,膀胱平滑肌瘤,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症
相关症状逼尿肌无反射,逼尿肌反射亢进,肌张力过高,尿急,尿频,尿频伴尿急和尿痛
1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志中 - 副主任医师 -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