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椎体平扫是显示骨碎片及其在椎管内的位置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正常值正常脊柱CT表现:在脊柱CT的横断像上,由椎体、椎弓根和椎弓板构成椎管骨环,脊髓居椎管中央,呈低密度影,与周围结构有较好的对比。黄韧带为软组织密度,附着在椎弓板和关节突的内侧,正常厚2-4mm。腰段神经根位于硬膜囊前外侧,呈圆形高密度影,两侧对称。侧隐窝(lateral recess)。呈漏斗状,其前方是椎体后外面,后方为上关节突,侧方为椎弓根内壁。其前后径小于5mm,隐窝内有穿出的神经根。椎间盘由髓核与纤维环组成,其密度低于椎体,CT值为50-110Hu。
临床意义异常结果:
一、通过造影可清晰显示椎体的骨折线,呈不规则条形低密度灶,可清晰显示椎管的完整性和附件各部复杂的骨折,如横突骨折及棘突骨折,同时清晰显示硬膜囊(脊髓),椎间盘和神经根的受损情况,更能准确显示骨折片及异物的位置和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情况,同时能够观察脊髓挫伤和水肿,表现为脊髓外形膨大;脊髓断裂和椎管内硬膜外血肿,表现为紧贴椎管壁的局限性或包围硬膜囊的高密度灶,境界清楚;硬膜囊内脊髓外血肿,表现为神经鞘内高密度灶;脊髓内血肿表现为脊髓内出现外形不规则境界模糊的高密度区。
二、椎间盘病变 (1) 腰椎间盘膨出(bulging of disk):CT表现为椎间盘边缘匀称而弥漫膨隆并超出椎体骨板。椎间盘内可含气体(真空现象),易为CT证实。 (2) 椎间盘脱出:CT表现为 ① 椎管内前方出现脱出椎间盘的块影,CT值低于骨但高于硬膜囊 ② 椎管和硬膜囊间的脂肪层消失,系最早出现变化 ③ 神经根被推压移位 ④ 硬膜囊受压变形
三、椎管狭窄(stenosis of spinal canal) 常见于颈段和腰段。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前者少见,见于软骨发育不全、粘多糖和椎弓根肥大等疾病。后者是继发于骨或(和)椎管内四周软组织肥厚所致的均匀性狭窄。除累及椎管中央部分外,也可累及侧隐窝及椎间孔。 椎管狭窄可压迫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其CT表现为: (1) 椎体后缘骨赘向椎管内突入 (2) 椎间盘退变膨出和上关节突肥大,为造成腰椎侧隐窝狭窄的主要原因。侧隐窝前后径在2mm以下可肯定为狭窄,2-4mm为可疑狭窄 (3) 黄韧带或后纵韧带肥厚、骨化。后纵韧带骨化多见于颈椎,可严重压迫脊髓 (4) 椎体滑脱可引起椎管狭窄,CT可发现椎板峡部裂或引起滑脱的椎间盘和韧带的退行性变 四、脊柱外伤:X线检查常不能完全显示脊椎外伤范围和严重程度,而CT则可充分显示脊椎骨折、骨折类型、骨折片移位程度、椎管变形与狭窄以及椎管内骨碎片或椎管内血肿等。还可对脊髓外伤情况作出判断。对此,脊髓造影CT价值较大。 需要检查的人群:椎体骨折的患者。
注意事项不合宜人群:严重心、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和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检查前注意: (1) 检查前须将详细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告知CT医生,如有自己保存的X线片、磁共振片和以前的CT片等资料需交给CT医生以供参考。 (2) 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检查前4h禁食。 (3) 去除检查部位衣物包括带有金属物质的内衣和各种物品: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玉佩、钱币、皮带和钥匙等。 (4) 如作CT增强扫描或儿童、神志不清者,需有健康人陪同。 (5) CT增强扫描如用离子型造影剂,需作静脉注射造影剂碘过敏试验,20分钟后无反应,方可进行检查。 (6) 1周内不服含重金属的药物,不做胃肠钡剂检查。已做钡剂检查的病人,须待钡剂排空后;急于作CT检查者,应在给予清洁灌肠或口服缓泻药使钡剂排完后,再行CT检查。 检查时要求: (1) 检查时听从技术人员的指导,保持体位不动,配合检查进行平静呼吸、屏气、不吞口水、不眨眼睛等。 (2) CT机上配有对讲机,在检查中如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
检查过程脊柱的CT检查常规取仰卧位,先作定位,标定扫描层面并决定扫描架倾斜角度。扫描层厚,对椎间盘病变多用2-5mm,脊柱病变则用10-15mm。疑有椎管受累时,可向硬膜囊内注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再作CT扫描,即脊髓造影CT。 CT平扫:层厚4cm,层距4cm,窗宽1800HU,窗位600HU。
相关疾病小儿脊柱裂,小儿脊髓损伤,小儿硬脊膜外脓肿,小儿早老症,小儿椎管内肿瘤,小儿基底细胞痣综合征,黏多糖贮积症,遗尿症,椎管内神经鞘瘤,黏多糖贮积症Ⅳ型
相关症状丛性坐骨神经痛,皮肤不仁,椎节分裂,脊椎僵直
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卓 - 高级工程师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