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异形嗜中性粒细胞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1) 细胞大小不均:有些细胞胞体增大,有些胞体变小,细胞大小悬殊。见于病情较长的化脓性炎症或慢性感染。可能是骨髓中幼稚中性粒细胞在内毒素等因子的作用下发生不规则的分裂增殖所致。 (2) 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均的深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颗粒。在电镜下呈梭形或椭圆形,密度较大,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此种颗粒在较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下多见。严重化脓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常显示酶的活性显著增高。 (3) 空泡:粒细胞胞浆中或细胞核上,出现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空泡,一般被认为是细胞受损后。胞浆发生脂肪变性所致。常见于严重感染。 (4) 核变性:可有核固缩、核溶解和核碎裂等现象。细胞核发生固缩时,核染质凝集呈深紫色粗大凝块状。细胞核溶解时。细胞核膨胀增大,常伴有核膜破碎,核染质结构松散或模糊,着色浅淡。正常值

显微镜目测法:无。

临床意义出现异常中性粒细胞:① 大小不均:病程较长的化脓性炎症;② 空泡变性:严重感染、败血症;③ 中毒颗粒:严重的化脓性炎症、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肝昏迷、妊娠中毒症;④ 核变性(核固缩、核溶解、核破碎):严重感染,特别是败血症。

注意事项白细胞分类受技术因素和细胞分布因素等原因而有较大变异,故分类计数的离散度较大,且分类中占大比例的如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变异呈正态分布,占小比例的如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呈普哇松分布。根据Rümke等研究,白细胞分类计数的95%及99%可信限范围,可参见下表(表1)查得。例如某血片作200个白细胞分类,其中粒细胞为60%(p),其他细胞为40%(q),则出现p可能性的标准误(SEp)为,n为计数的细胞数,查表Low95%及High95%行与p60,q40列,相交处得53及67,即本例分类95%可信限最低为53%,最高为67%,同理99%可信限为51%-69%。也即对同份血片或同一病人的另一张血片再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时,有95%的可能性,粒细胞的分类计数范围在53%-67%,99%的可能性范围为51%-69%。超出此范围的即认为分类计数误差过大,不符质量要求,应予重视。

1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麟凤 - 副主任医师 - 北京世纪坛医院 输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