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CK)又称肌酸磷酸激酶,能可逆地催化肌酸和三磷酸腺苷生成磷酸肌酸和二磷酸腺苷的反应。在pH中性条件下,以ATP生成为主,以保证组织细胞的供能。正向反应利于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生成的ATP,以磷酸肌酸的形式进入细胞液,满足细胞生理活动之需要。CK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正常值
(1)肌酸显色法:8-60U/L(0.5-3.6U)。 (2)酶偶联法:男24-195U/L,女24-170U/L。
临床意义CK测定主要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疗也具有一定意义。 (1) 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2-4h开始升高,12-48h达到峰值,2-4天恢复正常,其升高程度较AST、LDH大,且出现早,与心肌损伤的程度基本一致,且心电图不易诊断的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和复发性心肌梗死时CK活性亦升高。动态监测有助于心肌梗死的病情观察和预后估计。 (2) 多发性肌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严重肌肉创伤等CK亦明显升高。 (3) 脑血管意外、脑膜炎、全身性惊厥、休克、破伤风等CK活性亦升高。 (4) 甲状腺功能低下,某些感染性疾病,恶性高热,剧烈运动,各种插管及手术,肌肉注射氯丙嗪、抗生素等CK亦增高。 (5) 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关节炎及应用类固醇制剂、避孕药和化疗可使CK活性降低。
注意事项(1)肌酸显色法: ① 肌酐、精氨酸、胍乙酸等也可与α-萘酚及双乙酰产生颜色反应。故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自身血清做空白对照,以消除肌酐的影响。 ② α-萘酚为白色或略带黄色之结晶,颜色过深,应在乙醇中重结晶后再用。 ③ Mg2+为激活剂,半胱氨酸提供巯基,氢氧化钡和硫酸锌沉淀蛋白并中和反应。 ④ 血清CK活性>200U/L时,应用已知CK活性正常的血清稀释后重测,其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酶偶联法: ① 最好使用血清作标本,也可用肝素抗凝血浆,因CK活性不稳定,室温仅能稳定4h,4℃仅稳定8-12h,故标本采集后应尽快分离血清,及时测定。不能及时测定,应避光、低温保存。温度升高引起的酶失活为不可逆的。 ② 红细胞内不含CK,轻度溶血无影响,但中、重度溶血可因红细胞内释放出的AK、ATP及G6P,使CK值假性升高。 ③ Mg2+、Ca2+、Mn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Cl-、SO42-、PO43-、枸橼酸、氟化物可抑制其活性。
相关疾病小儿糖原贮积病Ⅴ型,小儿糖原贮积病Ⅱ型,儿童急性良性肌炎,小儿柞蚕蛹性脑病综合征,周期性麻痹,柞蚕蛹脑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老年人重症肌无力,小儿糖原贮积病Ⅶ型
1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崔桂萍 - 主任医师 - 天津市环湖医院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