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吸塑成型机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吸塑成型机又叫热塑成型机,这种成型设备的工艺主要是利用真空泵产生的真空吸力将加热软化后的PVC、PET、PETG、APTT、PP、PE、PS等热可塑性塑料片材经过模具吸塑成各种形状的真空罩,或贴附着于各种形状产品的表面。吸塑根据片材厚度分为薄片吸塑和厚片吸塑。

薄片吸塑市面上常见的产品薄片吸塑有:日用品吸塑包装、小五金吸塑包装、汽车用品吸塑包装、电子产品吸塑包装、食品吸塑包装、化妆品吸塑包装、电脑周边设备吸塑包装、玩具吸塑包装、体育用品吸塑包装、文具用品吸塑包装等。其机器主要构造是由给料、拉料、上下电加热炉、下闸、多功能可调尺寸、下模盘、上模、上闸、刀闸、切片、放片及配以真空装置等构成;以气动装置为主动力源,其拉片、送片采用电动、减速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行程开关等电器组成全自动控制系统1。

厚片吸塑厚片吸塑常见产品有:家用电器内胆外壳、行李箱包、展架配件、装潢、汽车内饰、保险杠、挡泥板、美容器材、灯箱外壳、玩具车壳、工业面板、广告灯箱、吸塑LOGO、卫浴产品、冰箱内胆等等1。

成型类型一、单阳模成型

单阳模成型又称凸模成型或弯曲成型,垂直成型。它是将加热软化的塑料片材借用机械使其成型为一定形状的成型方法。

二、单阴模成型

单阴模成型又称凹模成型。

三、对模成型

对模成型的模具,由阳模,阴模,夹具及其他附件共同组成。

四、复合模成型

成型技术吸塑成型技术即塑料片(板)材热成型加工技术,是塑料二次加工工业技术中的一种。它不同于注塑,挤出等一次加工工艺,不是针对塑料树脂或颗粒进行加热模塑成型或同过口模同截面连续成型;也不是利用机床,刀具等机械进行加工手段,将一部分塑料材料切削下来,获得需要的形状,尺寸,而是针对塑料片(板)材,进行加热,利用模具,真空或压力使片(板)材变形,达到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辅以配套工序,实现应用目的。

吸塑成型设备包括夹持系统,加热系统,真空和压缩空气系统及成型模具等几部分。

操作规程机床的操作

1、接通三相电源、气源,旋开控制面板急停开关、真空泵旋钮开关,真空泵将由电接点真空表自行控制,真空压力厂方已调好。

2、 将温控仪(如右图)上的拨动开关拨到设定位置,旋转温度旋钮设定温度,在将拨动开关拨到测量位置。温控仪温度在窒温条件的设定,是根据不同的吸塑在型材料而定,加温吸塑一般为40~120℃左右,其判断方法是,PVC加热开始软化下垂,继续加热重新拉平时的既是开始吸塑的温度。

3、 根据工件外形尺寸,制作比工件外形尺寸小3~5mm的栅格式的垫板置于工作台上,垫板高度应为15~20mm,工件间留适当间距,如30mm厚工件,工件与工件之间间距不小于60~70mm。

4、 将需要吸塑成型的工件喷上胶水、晾干放在工作台的垫板上。

5、 调整好开控制面的加热吸塑时间,真空吸塑时间:

加热吸塑时间:01M40

真空吸塑时间:03M50

6、将PVC吸塑成型膜从PVC架上拉出,覆盖在工作台上,并用两端的快夹夹紧,按自动按钮,工作台自动推进,完成工件吸塑成型后,工作台自动退出。

7、用刀片沿工件周围裁断PVC,取出工件和多余的PVC。

8、举例几种PVC的温度:

1) 2mm台湾43~45℃

2) 0.35mm台湾53~56℃

3) 0.4mm台湾55~60℃1

机床的维护与保养1、机床应保持清洁。

2、 定期将工作台面板取下,清理工作台底面及真空过滤网处的粉尘,使真空管道通畅。

3、 定期检查电加热炉盘中的石英管工作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石英管。

4、 定期放掉气源三联件空气过滤器中的积水,在油雾器加注适量滑油,并将油雾量调至适量。

5、 保持真空泵内的油位适当,油位过高,油会从排气口溢出,过低真空泵真空度达不到要求,还会导致真空泵损坏,真空泵的维护保养详见真空泵使用说明书。

故障处理1、吸塑成型膜吸不下,一是真空负压不够:二是加热时间短或加热温度不够。

2、吸塑成型膜回弹,即工作台退出或取出工件后,吸塑成型膜回缩,是由于吸塑时间短,胶水未完全固化或胶水质量差引起,应适当延长加热吸塑时间,提高加热温度或更换质量较好的胶水。

3、当吸塑成型膜在工件面板上起皱时,应检查真空工作台真空管接口处过滤网是否堵塞,因过滤网堵塞,真空负压受阻易造成起皱,另外,当加热炉盘中石英管损坏时易造成吸塑成型膜受热不均匀,吸塑成型膜表面张力不一致,也会造成起皱,应立即检查和更换损坏的石英管。

安全守则1、请详细阅读说明书,按要求正确使用及维护机床。

2、机器需接地可靠,以防漏电。

3、操作时所有护盖不得打开。

4、不要将头手伸到机床里面,应注意工作台退出时引起撞伤。

5、离开机床时机床务必完全停机并关断电源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季英 - 副教授 - 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