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在地下的冲积扇,在地震勘探反射剖面和测井曲线上有明显的特征响应。
冲积扇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测井曲线形态。大体可分A、B、C和D共4个区,其中A区(扇根)的漏斗状曲线为其最明显的特征。
A区位于扇体核部,沉积物为片状加积的砂砾岩层。电阻率曲线呈高阻块状形态,因该部位最早接受沉积,加上后期洪水的冲洗渗漏,故底部沉积物含泥量高,向上含泥量递减,电阻率值由下向上增高。相应的渗透率变化趋势使自然电位曲线的负偏幅度也向上增大。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曲线共同组成漏斗形状。沉积物在垂向上的不均质还使测井曲线表现出细小的锯齿形。
简介埋藏在地下的冲积扇,在地震勘探反射剖面和测井曲线上有明显的特征响应。1
特征冲积扇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测井曲线形态。大体可分A、B、C和D共4个区,其中A区(扇根)的漏斗状曲线为其最明显的特征。
A区位于扇体核部,沉积物为片状加积的砂砾岩层。电阻率曲线呈高阻块状形态,因该部位最早接受沉积,加上后期洪水的冲洗渗漏,故底部沉积物含泥量高,向上含泥量递减,电阻率值由下向上增高。相应的渗透率变化趋势使自然电位曲线的负偏幅度也向上增大。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曲线共同组成漏斗形状。沉积物在垂向上的不均质还使测井曲线表现出细小的锯齿形。
B区位于扇根侧缘,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曲线组成三角形或梯形,曲线同样具有细密锯齿形态。该区沉积作用晚于核部,含泥量低,渗透性高。
C区位于扇中部位,电阻率曲线表现为高低阻指状互层,高阻层为辫状水流中的沉积,低阻为辫状水流间的细粒漫流沉积。自然电位曲线也相应呈指状。
D区见于扇缘,沉积物主要为细粒悬浮质,只有次生扇、小河道沉积少量砂砾。电阻率曲线呈平直低阻夹少量中阻薄层,自然电位曲线近于基线值。
冲积扇A区曲线和三角洲相河口沙坝的测井曲线都呈漏斗形,但有以下不同河口沙坝漏斗形曲线之下是低阻的前三角洲泥质沉积,而冲积扇漏斗形曲线之下往往是高阻的基岩I河口沙坝垂向上粒度、含泥量的变化一般是连续渐变的,因此曲线没有明显的锯齿形态。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芳碧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