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雪豹,“雪山之主”实在是太难了!

仓鼠laq和小伙伴们
清华大学生物技术博士
收藏

作者:赵倚晴

审核专家: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 黄乘明

提到“雪豹”,你想到的是啥?

是他?

15717075551.jpg?size=37568

文章主演的抗战题材电视剧《雪豹》

还是他(们)?

15717075752.jpg?size=64560

中国武警雪豹突击队,国家级反恐特种部队。

其实,今天我要讲的是它。呆萌可爱的“雪山之主”。

15717075833.jpg?size=56756

“名”不符实

每个生物在不同语言中,都有各自的名字,比如雪豹是中国人叫法,英语国家叫它snow leopard,日语则叫做ユキヒョウ。为了避免学术上的麻烦,每个物种都还有一个拉丁语的名字。可是对于雪豹来说,它的命名就十分有趣了。

雪豹最初的拉丁语名字是Panthera uncia,前半段Panthera意为豹属,所有猫科动物分为14个属38种,其中豹属有5个种,分别是狮子、虎、美洲豹、豹和雪豹。

这背后就涉及到一个曲折的故事。在西方博物学家第一次看到见到雪豹时,觉得这种大猫实在是太像居住在欧美高山上的猞猁了,于是就想给它起名叫“像猞猁一样的猫”。

15717076324.jpg?size=24469

15717076375.jpg?size=25983

(上图为雪豹,下图为加拿大猞猁,在雪地里远远看去还挺像的对不对?)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从哪儿来?

猫科动物是哺乳动物中样貌和行为都极为相近的一个科。你怀里的噬魂兽可能和非洲草原上的狮子或者南美雨林中的美洲豹做出一模一样的动作。比如这样:

15717079826.jpg?size=26817

15717079867.jpg?size=20183

根据习性和解剖学基础,猫科动物可以大致分成一下猎豹亚科、猫亚科和豹亚科:

猎豹亚科只有猎豹一个种。

猫亚科,就是会发出“咕噜咕噜”,像打呼噜声音的猫猫。它们通常体型不大,力气不强。通过气味标记领地。包括家猫、猞猁等。

豹亚科,就是那种“嗷呜嗷呜”叫,声音几公里外都能听见的猫猫。通常是比较凶猛的大猫猫,通过吼叫和气味标志领地。豹亚科的动物比较少,下面只有3个属:

云豹属,在树上堪比猴子的原始猫猫。

豹属,包括狮子,美洲豹、豹子、老虎,雪豹是最典型的大型凶猫猫。

和纹豹属。

关于雪豹最近的亲戚是老虎还是豹子,生物学家们已经从1895年打架打上百年,甚至在DNA技术发展起来之后都没打出个所以然来。不过目前主流的观点一般是雪豹和老虎亲缘关系最近,少数人认为和狮子亲缘关系最近。也正因如此,人们对于雪豹到底属于豹属还是雪豹属各执一词,当时多数人认为雪豹应该属于豹属,故雪豹的拉丁名为Panthera uncia。

雪豹这个物种,从起名到起源,显得非常凌乱,让人头疼。它叫着猞猁的拉丁名,长着豹的斑纹,最亲的亲戚居然是老虎和狮子。

不过至少大家都认同一点——雪豹是一个非常独立的物种,即使跟狮子或者老虎亲缘关系近,也只是相对较近,雪豹不能和任何其余猫科动物交配产下后代,这说明他们再近也是不熟的亲戚。

雪豹为什么如此独立于其他猫猫呢?

15717080748.jpg?size=13748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从哪儿来?

距今两千万年前,猫科共同的老祖宗——某种不知名的小猫猫诞生了。这些小猫猫在随着地球板块运动和环境改变的过程中逐渐分布到各个大陆的每个角落,其中一些小猫猫体积变大,成为了最初的大猫猫。

15717081519.jpg?size=30684

根据化石脑补的古代大猫

而就在祖宗小猫猫向祖宗大猫猫进化的过程中,生活在中亚地区的一批猫猫受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开始逐渐适应高山生活。距今约一万两千年前,地球的最后一个冰河期消退,使多种哺乳动物就此消失,而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上的雪豹,已经适应了高山生活,并得以存活。

也就是说,我们认为雪豹是在从小猫猫进化到大猫猫的过程中,一不小心被喜马拉雅山顶起来了,结果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就是为什么雪豹的头骨牙齿和骨骼都很像豹属动物,但实际声带、鼻头、脚趾等细节部分更像家猫——我们基本上可以将它认为是小型猫和大型猫之间的一个过渡。

完美的“雪山之主”

有人说,猫科动物是动物世界最强悍的猎手。它们尖锐的爪、灵敏的视力嗅觉、柔软的脊椎、发达的肌肉都是为更好、更快进行捕食而生的。如果说猫科动物是为了捕食进化得最为极端的生物,那么雪豹可谓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例子,具备完美适应雪山环境的所有条件。

157170819710.jpg?size=24858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世界的屋脊

雪豹生活的环境几乎是世界上最极端的环境之一。世界最高山脉的雪线以上,山崖陡峭,空气稀薄,紫外线照射强烈,昼夜温差巨大,并且极为干旱。人类即使借助现代化工也会稍有不慎便命丧黄泉,而雪豹却能这种严酷的环境下居住、捕食和繁育后代。为了适应雪山生活,他们进化出了看上去奇怪,但却有妙用的身体。

成年雪豹从脑袋到屁股大概有110-130厘米长,在大猫猫中比猎豹还要小一号。为了适应山地生活,雪豹需要将重心降低以在陡峭的山路上保持平衡,因此它的肩高只有60厘米左右,仅仅相当于一只成年二哈的高度。虽然雪豹的躯干小腿也短,但是他们的大尾巴却有80-110厘米长,也就是说尾巴长度几乎和躯干一样了,就像这个样子。

157170823711.jpg?size=140694

又长又粗的大尾巴

长长的大尾巴使雪豹在山崖上“飞檐走壁”时如履平地,便于捕猎在悬崖上移动的野山羊。利用这条大尾巴,雪豹可以一跃跳过相当于它身体长度十倍的小山谷。

如果觉得无法想象,请脑补一下一只布偶猫一跃跳出两辆奥迪那么长的距离——就像飞起来一样。

157170828812.jpg?size=18769

雪豹可以利用大大的尾巴精确地控制身体,从而在跳跃时更占优势

然而这样的进化也是有代价的。雪豹的大尾巴和矮身躯极大强化了它们的跳跃和攀爬能力,但让它们在平地移动的时候却相当费力。因此,雪豹不擅长快速奔跑,也不能在大雪中捕猎。为了弥补这些“天生”的缺陷,雪豹进化出了一套神奇的“捕猎前仪式”,一些看上去有些沙雕的行为。

雪豹毛皮底色是灰白色,全身布满了华丽的黑色斑纹,身体各处的斑纹有一些区别:脑袋上的斑纹是小小的密密的实心黑点,从脖颈处开始逐渐变成形状不规则的黑色环状纹,环状中间的毛色比环外深一些。这些环状纹越往尾巴延伸就越大,身体后部的环纹又宽又大,是最明显的花纹。这些花纹让他们可以与覆雪的岩石融为一体,便于打猎和躲避干扰。

157170832713.jpg?size=44305

再拿出这张图一次,可以清楚地看到脸上的点点和背上的环环是不同的花纹

因为这种环状花纹和灰白的颜色,雪豹也有一个昵称叫做“艾叶豹”。这里的艾叶不是新鲜艾叶,是中药陈艾。

157170836914.jpg?size=60019

这就是陈艾,远远看上去是不是和雪豹的颜色还挺像的?

为了在薄薄的雪地上行走,雪豹的爪子又大又厚,每个脚趾之间都长满又粗又长的毛,像雪地靴一样保护它不被冻伤。但是由于常年在雪地上行走,雪豹的肉垫比其他大猫猫都要柔软,走在砾石上会有些痛苦。

157170840615.jpg?size=41969

像脸一样大的爪爪

雪豹属于猫科中的豹亚科,也就是会“嗷呜嗷呜”吼叫的大猫猫。但实际上,雪豹并不会吼叫,甚至几乎发不出声音。他们的一部分舌头骨化了,好比我们人类的声带没有了弹性。

所以雪豹只能发出嘶哑的小声吼叫,并不能霸气侧漏地站在雪山上咆哮。这种嘶哑的叫声非常有特点,熟练的牧民们可以通过叫声判断周围是不是有雪豹准备伏击羊群。

为了适应高山的低氧环境,雪豹的肺比其他猫科动物都要大,并且血红细胞更多更小(体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就越高,可以快速传运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雪豹对氧气含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具有强大的呼吸调节能力。强悍的肺和血红细胞让它能在人类小心翼翼行走的雪山上进行剧烈的捕猎。

其实,我太难了!(捂脸表情)

凭借长尾巴和厚爪爪,雪豹在雪山的生活如鱼得水。然而即使拥有完美身体,雪豹的生活也得一直小心翼翼,过着幽灵般的隐居生活。而近年来,它们处境愈发艰难了。

雪豹只吃肉肉,高原上动物稀少,所以基本上是动物它们都会吃,包括鼠类和鸟类。但雪豹最主要的食物还是生活岩羊和盘羊等咩咩。

提到高原羊,很多朋友都会觉得它们日常是这样的:

157170845816.jpg?size=25559

飞檐走壁!

其实,高原上的羊大多数时候也是在开阔平地一群一群生存的,和绵羊没有很大的区别,只不过觅食的时候会走到更陡峭的地方罢了。群居动物的警觉性很高,外围的成年羊对天敌十分敏感,而雪豹本身又不善奔跑,因此在捕食过程中一旦被过早发现就会功亏一篑。

虽然雪豹的花纹毛皮提供了一定的隐蔽效果,并且选择了避开白天,在夜间行动清晨黄昏进行捕食,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捕猎成功率,科学家们猜测它们捕猎前会在雪地上打滚,浑身滚满雪渣,以去掉身上的气味并加强隐僻效果。

157170849617.jpg?size=92007

你找得到我吗?

如果好不容易抓到了食物,雪豹就会把它就近放到安全的地方,守着它尽可能一口气吃完。在野外,雪豹吃饱一顿之后可以1周左右不吃东西,也就是说它们只要每周能成功捕猎1次就能活下来。生活这样艰难,也难怪个头比平原上的大猫猫们小很多了。

在吃东西的时候,雪豹的爪爪会像猫一样抓着肉肉吃,这和豹亚科的老虎狮子都不一样:

157170854318.jpg?size=95519

157170854719.jpg?size=29580

你家猫和雪豹吃东西都是上手抓的

157170857620.jpg?size=58702

一般的大猫猫都是低头撕咬,顶多用爪子摁住

所以说,雪豹是从小猫猫向大猫猫的过渡,还是有很多理由支撑的嘛!

除了吃东西以外,雪豹日常还要喝水。雪山上雪虽然多,但是液态水却比较少,因此属于极端干旱环境。因此雪豹需要沿山间溪谷行走,寻找积水饮用。科学家们在追踪雪豹的过程中也发现它们似乎可以收集积雪将其融化再饮用不愧高山生物的顶点,真是聪慧。

研究雪豹的拉撒,也就是屎和尿,还真的是至今为止最贴近野生雪豹的最详细研究方法——因为便便不会跑,而且可以带回实验室啊!然而虽然便便不会跑,但要找到也不那么容易。

众所周知,狮子等大猫猫会用自己的尿液标记领地,堂而皇之地宣布:老子就在这儿,有本事来干一架。

但是雪豹就不一样了,他们尽可能避免让任何生物发现他们的痕迹。雪豹是少有的拉完便便会刨地进行掩埋的大猫猫。因此在科学家们追踪雪豹的时候,通常要满山找它的刨痕。而这些重要的刨痕通常长这样:

157170861221.jpg?size=264716

你告诉我,这要让我怎么找。我眼中这就是个坑啊!很普通的坑啊!

如此难找的痕迹,让实地观测野生雪豹变得格外艰难——甚至上山一趟连便便都有可能看不到。因此你以为科学家们研究雪豹是这样的:

157170864022.jpg?size=106970

宝宝不怕,妈妈抱抱

但实际上,他们是这样的:

157170867123.jpg?size=71849

这跟其他的铲屎官有什么区别啊!

想象一下,人迹罕至的高山上,帅气的雪豹拉完便便仔细掩埋好,然后光速逃走了。过了一会儿一群全副武装的人类循迹而来,发现了这坨便便后集体手舞足蹈,一群人围着记录、拍照、取样、分析。

千思万绪说不出来,向科学家们致敬吧!

和绝大多数猫猫一样,雪豹是独居动物,除了发情期和育幼期以外都是独行侠。再加上白天只在裸岩边趴窝不怎么动,让它像幽灵一样神秘。

在古代中国,我们的前辈一直以为雪豹是神话中的神兽——貔貅,另一种颜色灰白、状如狮子、天性凶猛、能够腾空而飞的神兽。

但实际上,每只雪豹都有相对非常单一的行走路线——通产沿着山脊或者沿着溪谷走,而且不怎么改变路线。猎人通常会利用这一点,在有爪印的地方蹲守雪豹进行抓捕。

雪豹的寿命一般可以超过15岁,较少超过20岁,和其他猫猫保持一致。它们每年只生育一胎,通常每胎也就2只宝宝。如此少的宝宝使它们必须提高宝宝的生存率,以维持种族延续。

因此,雪豹在发情期会进行高频率交配,以保证成功受精。同时,孕期也相对较短——只有100天,比狮子一类的大猫要短2周多。

不同于捕食和日常生活会留下痕迹,生育期的雪豹脾气更大而且行动更隐蔽,野外研究的难度更高。先前科学家们对雪豹生育方面的研究通常都在动物园进行。

直到红外摄像机开始普及,并能够在雪山高寒环境中工作,对于野外雪豹的生育研究才有了些许进展。不过情况也不容乐观,毕竟雪豹数目实在太少了。虽然它们的行走路线单一,但如果安装摄像机的过程留下气味或者痕迹让它起了疑心,就有可能再也找不到它了。

不过,无数次的尝试还是获得了回报。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在雪线以上成功拍摄到了雪豹交配和带孩子的画面:虽然环境日益恶劣,但雪山上的幽灵们还在努力生活,它们还会继续存在下去,真是太好了。

老生常谈: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种词:某某动物是国一,某某动物是国二。“国一”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简称。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里程碑是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颁布,该法律第一次列出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名单,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90多种,雪豹列在其中,为一级。一级是我国保护野生动物中最高级,只要买卖、伤害、猎捕一只雪豹,即可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需依据《刑法》处理。

也就是说,在中国只要你对一只,哪怕只是一只雪豹崽崽动手,就是犯罪了。

而在国际上,雪豹早在1975年就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与其有关的所有国际贸易均被公约缔约国禁止。然而,并不是雪豹生活的所有国家都是缔约国,因此在某些中亚国家还合法合规地进行着雪豹的猎杀和交易。

300年前当人们第一次给雪豹取名为Felis Uncia的时候,几乎整个欧亚大陆的高山上都有雪豹的痕迹。然而就在雪山幽灵被发现的短短200年间,它们的栖息地迅速缩小,现在仅有中亚地区以及与我国西北、西南山脉相接的12个国家中有雪豹分布。根据红外摄像观察统计,世界上的雪豹大概有4000-7000只,其中有超过一半都在我国境内。再加上一些国家并没有颁布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我国很可能是野生雪豹最后的归宿了。

当然,除了野生雪豹,动物园中也有数千只雪豹。但由于雪豹与其他猫科动物生活条件差别很大,人工繁育极为困难。目前能成功人工繁育雪豹的动物园并不常见,并且人工繁育的雪豹崽崽死亡率可以达到惊人的39%——也就是说5只雪豹崽崽中有2只活不到成年就会死去。

另外,动物园中生活的雪豹在行为上已经与野外中产生了极大的差别——比如大家常常拿来玩梗的“叼尾巴”,被科学家们猜测为可能是长期在动物园中安逸生活,不需要飞檐走壁进行觅食的结果,因为野外的红外摄像机从未拍摄到野生雪豹“叼尾巴”的行为。

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如果随便跑跑玩玩就有肉吃,谁还会每天辛苦地在危险的悬崖上拼命呢?那么为了保持平衡的大尾巴当然有点多余了,不如叼在嘴里省事。

栖息地的破坏是雪豹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雪豹天性敏感怕人,而且几乎只在雪线以上,有岩石的地方生存。目前全球变暖导致雪线上升迫使雪豹往更高的山峰上迁移,同时风化砾岩增多让他们难以捕食。而在更高的山峰上,其他物种又不够给他们提供足量的食物。也就是说,如果环境进一步恶化,即使我们不再猎杀雪豹它也有可能自己灭绝。

但让人欣慰的是,根据生态学家们的模型计算,雪豹的未来还是相当光明的——他们在亚洲地区分布得相对比较广泛,只要有一处栖息地得以幸运地保留,他们就会快乐地继续生活下去。

几句话总结

雪豹是一种生活在中亚群山中的小号大猫,它们毛色灰白,有黑色的斑纹,尾巴又长又粗。

它们擅长跳跃,但胆子小不喜欢人,想尽办法掩盖自己的痕迹。

平时昼伏夜出,捕猎羊、鸟类和啮齿类等动物,有时会自己融雪来喝。

它们平时独居,只有交配生育和带宝宝时才与同类一起生活。

雪豹至今仍是神秘的幽灵,有些雪豹研究者一生都未必亲眼得见一次野生雪豹。因此我们对于它们的了解非常局限,大多数基于动物园研究。

偷猎和气候变化是雪豹数量不断减少的重要理由,任何关于雪豹的交易都是犯罪,请不要参与。

评论
臧鸿
学士级
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