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glossifungites遗迹相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该遗迹相由Seilacher建立,过去有人把它应用于半固结、固结的底层,也有人把它用来指示全石化的底层,甚至认为它是半固结和固结底层的共同标志。为了澄清这些混乱,Pemberton and Frey(1985)又重新论述了glossifungites遗迹相,把它限定为固结但非石化的底层上的遗迹组合。这样的底层主要由脱水的、粘结的泥质沉积物组成。

简介该遗迹相由Seilacher建立,过去有人把它应用于半固结、固结的底层,也有人把它用来指示全石化的底层,甚至认为它是半固结和固结底层的共同标志。为了澄清这些混乱,Pemberton and Frey(1985)又重新论述了glossifungites遗迹相,把它限定为固结但非石化的底层上的遗迹组合。这样的底层主要由脱水的、粘结的泥质沉积物组成。1

类型该遗迹相的遗迹类型以居住迹为主,包括垂直柱状、U形和枝形潜穴以及部分钻孔等。其造迹生物主要是食悬浮物生物和食肉生物,常为甲壳动物的虾和蟹、环节动物的多毛虫和软体动物的壳斗海笋双壳类以及腔肠动物的海葵等。典型的遗迹化石有扇形的Rhizocorauium(根珊瑚迹,原定为glossifungites)、Diplocraterion(双杯迹)、Skolithos(石针迹)、Psilonichnus(螃蟹迹)和thazalassitzoides(海生迹),以及钻孔遗迹,如双壳类造的Gastrochaenotites(胃形钻孔迹)和多毛虫掘的Trypaniles(指状钻孔迹)等。1

环境该遗迹相的典型底层环境是固结但非石化的滨海和潮下带停积面,特别是在半固结的碳酸盐底层或稳定的、凝结的和部分脱水的泥质底层,可以是受保护的中等能量的环境或较高能量的地区,半固结的泥晶或硅质碎屑底层具有较强的抗侵蚀能力。1

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固结或半固结的底层常暴露于陆上,因此,其遗迹组合一般产生在潮间和潮上带环境,脱水作用可以出现在干化的陆上,也可随着沉积物的深埋而发生若深埋的底层后来遭到侵蚀而被剥露,那么,这样的底层对造迹生物是有利的,例如,Frey and Basan(1981)及Pemberton and Frey(1985)描述了美国佐治亚州全新世海岸原先埋藏的盐沼泥在岸带被暴露的情况。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兵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