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化石的命名,除应当了解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外,还应当强调两点:被命名的遗迹是生物的行为习性表现的沉积构造而非生物体本身,即便是生物与其遗迹二者同时在一个产地发现,二者也必须分别命名,生物名称与其遗迹化石二者不是同义名;命名的遗迹化石应当是采自野外露头或钻孔岩心,最好是能见到三维的实体。命名新遗迹种应有典型标本作全模标本,建立新遗迹属应指定典型种。
简介遗迹化石的命名,除应当了解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外,还应当强调两点:被命名的遗迹是生物的行为习性表现的沉积构造而非生物体本身,即便是生物与其遗迹二者同时在一个产地发现,二者也必须分别命名,生物名称与其遗迹化石二者不是同义名;命名的遗迹化石应当是采自野外露头或钻孔岩心,最好是能见到三维的实体。命名新遗迹种应有典型标本作全模标本,建立新遗迹属应指定典型种。1
类型为了便于研究,各国学者各自按不同情况采用非正式的更高级分类,如形态分类、保存分类和行为习性分类,基至有人按古环境分类。下面分别介绍保存分类、行为习性分类和形态分类。1
保存分类遗迹化石的保存分类(preservmional classification)是对化石产状的描述性分类,是依据生物遗迹化石在底层中保存的位置以及它们同沉积物的关系对其进行分类,故亦称部位分类(toponamy)。这种分类对于解释遗迹化石的形成同沉积作用、沉积环境的关系以及正确鉴定遗迹化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外有多位学者提出遗迹化石保存分类的方法,其中Seilacher(1964)和Martinssoo(1970)提出的分类是现在广泛使用的分类方法。
Seilacher(1964)提出的保存分类Seilacher教授根据生物遗迹与底层或岩层的内外和上、下关系将遗迹化石的保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全浮痕或全凹凸痕(full relief)。保存在岩层层内轮廓完全的生物遗迹,如各种潜穴。
(2)半浮痕或半凹凸痕(semi relief)。保存于岩层层面之间的生物遗迹,如各种足迹。
(3)劈面浮痕或劈面凹凸痕(cleavage relief)。指底面表层遗迹(如足下痕)压人软质底层沉积物内的纹理层时形成的一种层内遗迹。由于这种压印,使得后来部分纹理层出露时,其上也具有呈半浮痕的遗迹化石,并且它仍然可以反映原来在底层沉积物表面产生的遗迹形态。某些节肢动物(如三叶虫)的足辙迹可形成此种足下痕。
Martinsson(1970)提出的保存分类Martinsson的保存分类,先假定岩系中有一砂岩层,将它作为一种铸模介质(casting medium),而且砂岩岩层内几乎不含页岩,其上下为细粒沉积物或泥岩层。然后按照生物遗迹保存在岩层中的位置进行划分。这与Seilacher教授的分类方法类似,但分类术语及其含义有所不同。Martinsson的分类分为以下4种:
(1)表迹(epichnia)。保存在砂岩层上层面的生物遗迹,相当于Seilacher的上浮痕。表迹又分表迹脊痕(epichnial ridge)和表迹沟痕(epichnial groove)。
(2)内迹(endichnia)。保存在砂岩层内部的生物潜穴,具有完整的几何形态,潜穴内一般有砂泥质物充填。内迹相当于全浮迹(full relief)。
(3)底迹(eypichnia)。保存在砂岩层底面的生物遗迹,相当于下浮痕(hyporelief)。底迹又分为底迹脊痕和沟痕(hypichnial ridge or groove)。
(4)外迹(exichnia)。保存在铸模介质层之外泥岩层中的生物潜穴,一般为砂质或粉砂质物充填。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兵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