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使用小型计算机及现场专用地震处理软件对地震资料进行适时的简单处理。它是一种以检验地震数据采集质量为主要对象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1
处理内容基础数据现场地震处理要检验的数据主要包括原始地震数据、观测系统或SPS文件、测量数据及静校正数据等一切地震采集数据。具体有:不具备自检能力的地震仪器月检记录;分析采集的原始资料噪声水平;炮点、检波点点位的准确性;激发状况(包括TB状况)及接收状况(死道、不正常道、反极性道、漏电等);静校正量的效果;采集数据的记录质量及叠加剖面上目的层的成像质量等。
主要处理流程现场处理工作的主要工作流程包括:
(1)接受野外原始资料,包括原始磁带、仪器班报(SPS文件)、野外静校正数据及有关观测系统资料,其重点在于检查各项原始资料是否符合要求、齐全及能否正确机读等;
(2)将野外记录格式磁带数据正确地解编成数据处理系统可以接受的格式数据,同时显示部分单炮记录,以进一步检查数据解编的正确性;
(3)进行观测系统定义,包括定义炮点、检点的野外实际位置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并绘制及分析炮点、检波点的平面位置图,CMP面元的覆盖次数和最小、最大炮检距分布图,用来检验和野外实际情况是否符合;
(4)通过叠前去噪剔除不正常道记录、炮记录及野值,消除强面波和其他规则干扰,使得去噪后的剖面信噪比应有明显的提高,波组特征清楚;
(5)通过振幅补偿和反褶积(选做)处理,使地震记录上的浅、中、深的反射能量基本均衡,相邻炮记录之间也无明显的能量差异,地震记录的分辨率有明显提高;
(6)认真检查炮点和检波点高程数据,绘制静校正量平面图,分析静校正量变化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进行静校正,必要时可选做剩余静校正(其时窗应选在反射品质较好的地震层位),使剩余静校正的剖面上不应出现明显的假象、剖面质量至少不低于剩余静校正前的剖面;
(7)速度分析点的密度应根据地质构造情况合理选择,通常情况下每公里选取一个点,三维情况下要求每平方公里选四个速度分析点(每个速度分析点使用的CMP面元个数要合理,并尽量包含各种不同炮检距的道,切除参数要正确,速度扫描范围应大于实际资料存在的速度范围),速度拾取要可靠,空问变化要合理;
(8)选做倾角时差校正速度分析,用于速度分析的道集除应符合以上速度分析的原则外,还应采用倾角时差校正后的CMP面元道集,所用的偏移孔径应小于最大炮检距的2/3,其倾角应大于实际资料存在的最大倾角,倾角时差校正后的叠加剖面的断面波、绕射波应更丰富,倾斜反射更清晰;
(9)将经动校正后的单炮按共面元进行叠加,获得叠加剖面;
(10)选做叠后去噪声处理,注意选用合适的去噪方法及合适的参数;
(11)通过叠后时问偏移(选做)处理,使同相轴归位,断点清晰(偏移前要做好偏移算法和速度场试验);
(12)再进行一些修饰性处理(选做),如滤波及增益处理,力求使有效反射同相轴的波组特征清楚。
质量控制在现场处理工作中,为了选择最佳的处理流程和参数,在执行每个重要的处理步骤之前,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资料进行试处理。试处理的项目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振幅补偿、反褶积、剩余静校正、切除、倾角时差校正、偏移速度场、滤波和增益、去噪等。在现场处理工作中,每完成一步作业,都应该认真检查作业运行的文件、质量控制图件和中间成果,以确保使用的处理方法、参数正确,作业运行正常,达到各项技术要求。此外,应按工作Et向施工质量监督反映现场处理中发现的采集质量问题;每条剖面(每束线)还要填写质量信息(反馈)报告,一式两份,内容包括施工效果初评、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现场处理是20世纪70年代初的产物,它是地震数据采集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现场地震处理软件,90年代初中国自主开发的现场处理商业软件GRISYS面世,2000年由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自主开发的KLSeis新一代地震数据采集工程软件研制成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地震勘探现场数据采集质量的提高。如今现场处理已经成为油公司或地震承包商对现场采集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随着勘探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对地震数据采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现场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现场处理和室内处理的区别也越来越小,现场处理有代替室内处理中预处理部分的趋势,从而成为室内最终处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兵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