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带你走近宋元泉州石碇

中国航海学会
弘扬航海文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团结和组织航海科技工作者。
收藏

碇,又作“矴”或“磸”,作为船舶最早的停泊工具,在最初的选材上很可能就是绳索捆缚或竹编网兜内装着圆形石球,或仅仅只是一块穿孔大石头,依靠石头自身的重量与水底底质形成的摩擦力,以与风力及水流对船只所形成的推力相平衡,即所谓“系石为碇”。每当开船时,将石头提起,称为“启碇”,船只将要停泊时,将石头放至水底,则称“下碇”。

从“系石为碇”到“木爪石碇”,是以木、石为主要原料。其中“木爪石碇”是将雕凿为条形的“碇石”与木结构的“爪”箍扎合成,使“碇石”在水底翻转中起到锚爪的作用。我馆收藏了3件宋元石碇文物,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它们是泉州海外贸易繁盛的实物见证。

1975年4月,泉州东海公社干部郑金瑜在法石晋江畔滩地上挖掘房基时,在离地面1.5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块碇石(复原后如图1-1、1-2)。该石碇长232厘米,宽29厘米,厚17厘米。花岗岩质地,大体呈梭形长条状,双头尖,中间宽,石碇中段四个面各凿有一凹槽,深约1厘米。它由一块整石琢打而成,表面平整但粗糙。在距碇石3米处发掘水井,于同一地层出土了大量宋元时期的划花青瓷及白瓷片,这为确定碇石的年代提供了参考依据。1982年6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合作,在联合对法石沉船进行试掘时注意到江边滩地的这一碇石,将其运回收藏。

1988年8月,华侨大学保卫干部叶道义先生在泉州城东浔美村村民万长日屋前发现(图2前)。长为2.88米,被村民作为石条凳使用。随后我馆杨钦章同志在经过实地调查走访后,获知该碇石为1975年城东乡修造海堤时,于浔美村段海滩掘获,伴随出土的还有零星木头,或许为该锭石的木质构件。

在与当地村民的交谈中,有人反映在附近海滩水渠中,还有一块同样形状的石头,杨钦章同志赶往现场后,在村民的协助下,又成功找到另一块长2.26米的碇石(图2后)。

浔美村发现的这两块碇石均有凹槽及楔沟,形制与法石发现的碇石基本一致。

此外,2003年,在泉州天后宫梳妆楼重建工地,挖楼基时在地下2米左右深处,挖出一根宋元石碇。此石碇长3.66米,中间宽57厘米,双侧最尾处宽32厘米;中间厚约51厘米,双侧尾厚约35厘米。最中间可看到人工粗刻出的凹槽(图3)。这是泉州发现的第四根完整石碇,再次佐证泉州是宋元时期我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2007年,考古工作人员在对“南海一号”进行前期凝结物的清理时,打捞出水一块长3.1米的花岗岩材质菱形石条,在石条中间部位有凹槽,同时中间宽厚、两端渐缩,经清理确认该石条为宋代碇石(图4)。就“南海一号”的船型及船载陶瓷判断,这应该是一艘从泉州港出发,前往东南亚或西亚进行海外贸易的福船型海船,而这碇石显然也应为当地所雕凿。

类似的石碇在日本的博多湾发现较多,日本的鹰岛町海底亦发现不少。有研究者从历史上的船舶建造及文献记录,推断这些碇石的制作地很可能就在福建。有宋一代,泉州商人与高丽、日本的贸易往来密切,日本考古人员在对博多的考古发掘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磁灶窑瓷片堆积,由此可见当时泉州与日本博多地区往来相当频繁,一些船碇遗留下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宋代泉州已作为中国的一个对外港口,石碇即是实物证据之一,为泉州申请世界“海丝之路”文化遗产,增頃一件小小物证,值得重视。
2022-10-11
刘海飞123
少师级
已阅读
2022-10-11
郑礼好
进士级
2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