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当归汤,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卷上。具有排脓血,除湿热之功效。主治伤寒狐惑;下血,先血后便;肠痈便脓。临床上用于因内痔、肛裂、息肉而便后出血者
组成赤小豆30g(浸令芽出,曝干)、当归9g。
用法用量上2味,杵为散,浆水服5毫升,日3服。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排脓。
主治湿热在目,肝火上炎,瘀热成脓,症见目红赤或目眦红烂,或有少量类似脓液分泌物出现,伴脉数,微烦,默默但欲卧,无热汗出等。
附方名称:八正散
组成:瞿麦、滑石、山栀、木通、甘草、车前子、泽泻、赤苓、淡竹叶
主治:湿热痢,无表邪,腹痛后重
出处:《症因脉治》卷四
功用:清热利湿
名称:三仁汤
组成: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
用法: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一日三次
主治: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热互结,留恋三焦,及暑湿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口不渴或渴不欲饮之湿重于热者。现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肾盂肾炎,及伤寒、副伤寒之属于湿热为患者
出处:《温病条辨》卷一
功用:宣化畅中,清热利湿
名称:人中黄散
组成:人中黄(即粪缸内厚垢)
用法:炭火中煅过通红,取出火毒,研细为末。每服一茶匙,酒调服;糯米清汤亦可
主治:痘六七日不肥满,及陷入,及不灌脓
出处:《古今医鉴》卷十四
功用:解毒排脓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蔡定芳 - 博士生导师、教授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