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式梯田指山丘坡面地埂呈阶梯状而地块内呈斜坡的一类旱耕地。它由坡耕地逐步改造而来。为了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量,则在适应位置垒石筑埂,形成地块雏形,并逐步使地埂加高,地块内坡度逐步减小,从而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减少地面冲刷。许多地方在边埂上栽桑植果,栽种黄花草等,既巩固了地埂,增加收益,又提高了水土保持效果。在条件许可时,坡式梯田应改造成水平梯田。
简介坡式梯田是指田面顺坡向倾斜的梯田。一般修在坡度为10°以下的较缓坡面,采用培地埂的方法修成。依靠逐年翻耕与径流冲淤,土壤由高处移向低处,拦蓄于土埂内,不断加高田埂使田面坡度逐渐变缓。随着地埂逐年加高,最后田面变成水平1。
设计坡式梯田设计应先根据地形、坡度确定地埂的走向和间距。然后根据暴雨径流量与泥沙冲刷量求出地埂单位长度应具有的容蓄量,以及能满足此容蓄量的地埂高度及其断面2。
修筑方法修筑坡式梯田,多采用人工培地埂的办法。包括测定基线、清基培埂、跺平踏实、拍打牢固、加设横档等步骤,需注意加大低洼处的地埂宽度与高度,保持埂顶水平,在集流洼地要修筑水簸箕、截水坑等小型蓄水工程,分段拦蓄径流,以免冲毁地埂。有些地方田鼠穿洞,危害地埂,需加以防治。同时要注意地埂养护和逐年加高2。
应用据中国山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实测暴雨径流资料分析,在正常降雨年份,坡式梯田可减少径流30%~50%,减少土壤冲刷50%~70%。又据该所1957~1963年在晋西多点试验调查,坡式梯田平均增产18%,包括地埂占地净增产6,4%。修建坡式梯田使其逐年变平所需的工仅为一次修平的30%~40%,且可在较短期内使较大面积的坡耕地得到初步治理。如同时采用沟垄耕作、水平犁沟、垄作区田等水土保持耕作法,保持水土与增产效果更为显著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季英 - 副教授 - 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