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蓄坡面地表径流或泉水的小型工程设施。坡面蓄水工程在山丘地区可防治水土流失,也可解决人畜用水及抗旱生产。坡面蓄水工程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汉时就曾经在全国各地兴建陂塘。据《汉书·沟洫志》记载,丘陵山区的农民利用溪谷流水蓄为陂池者不可胜计。南宋《陈旉农书》曾记述,地势高的山田,应依照地形,在其上面选择径流汇集的地方,根据用水量和来水量的多少,修建不同容量的陂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丘地区农民随着发展农业生产、防旱抗旱、解决人畜饮水的需要,兴修了大量坡面蓄水工程。坡面蓄水工程在世界各地也较为普遍。在中国主要有蓄水池和水窖两种。
简介坡面蓄水工程是指水土流失地区用以拦蓄坡面径流。削减坡面径流量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1。
蓄水池中国北方地区一般叫涝池,多以拦蓄坡面径流、道路洪水,解决人畜用水为主,结合灌溉。多修在村庄附近、路旁、山坡浅凹地、沟头以上集流处,或挖坑,或筑埂,或半挖半填而成。中国南方地区一般叫陂塘、山湾塘,由于地表径流和泉水丰富,蓄水保证率高,多以灌溉为主,结合水生养殖业生产。蓄水池多修在浅沟的上、中游坡凹地及水田以上集流槽等地方。蓄水池形状一般多为圆形。蓄水容积根据来水面积、雨量、灌溉需水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有的几百立方米,个别的达到10万m3以上,水深保持在3m左右。蓄水池设进水口、放水口和溢洪道。进水口应使周围水流入池内。放水口设涵洞、竖井或卧管,便于分层放水。溢洪道底坎应与池最高水位相同。近年来,在中国南方和北方土石山区,把蓄水池和转山渠结合起来。有些地区坡面上部土层较薄,为林牧基地;下部土层较厚,为基本农田。在两部分交界处修转山渠,暴雨时山坡上部的地表径流为转山渠所拦截,引入渠的一端或两端的蓄水池中。这样,既保护了下部农田不受冲刷,又可利用池中蓄的水,灌溉下部农田2。
水窖又称旱井。在地下挖成井、缸形式,以贮蓄地表径流。多修在中国北方干旱山区和黄土地区,主要解决人畜用水困难。作法是在地下开挖一个瓶状土窖,每个容量约5~10m3,底部和四壁用胶泥锤实防渗。暴雨时,将地表径流经过沉沙池初步澄清后,引入窖内存储,有防止水面蒸发损失的优点,可供常年饮用。有的地方把水窖扩大成为水窑,每个容量100~200m3,底部和四周用胶泥锤实或用水泥沙浆抹面砌护,不仅可供人畜饮用,还可以用于抗旱点浇1。
作用坡面蓄水工程主要解决山区人畜用水与农田灌既用水。坡面蓄水工程实施后,对流域小气候、农业生产、林草培育、土壤保持、河流流量和地下水水位变化都有积极作用。坡面蓄水工程与林业建设、坡面截流沟工程、梯田建设、农业耕作措施及沟道坝系工程建设密切配合,形成较完整的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2。
历史发展坡面蓄水工程在中国历史悠久,公元前6世纪就兴建使用,西汉时期普遍发展。丘陵山区农民利用山泉、溪水,在坡面浅槽洼地修建蓄水,用于水田灌溉和养殖。四川宜宾、陕西汉中出土的墓葬陶制模型,就有山坡陂陵塘蓄水灌溉和完整的沟洫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视农业发展,大兴水利、水土保持和农田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水源发展生产,坡面蓄水工程不断发展,建设规模、治理方法、公众参与程度等都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2。
组成及功能坡面水工程主要包括涝池(陵塘)、水窖、蓄水池、塬坡土埝、截水沟渠、造林整地沟洫和坡地浅沟谷等。其具体作用是拦器坡面径流,缩短坡长,减缓流速,减轻土壤侵蚀,削弱山洪破坏作用;补给地下水源和河流常水流量。减少河流泥沙: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增强抗旱能力;改良土壤,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山区农、林、牧、渔业发展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季英 - 副教授 - 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