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岸带资源。海岸带经济在中国经济总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400km,岛屿岸线长14247km,海岸线总长度超过32600km,横跨22个纬度带。如果按向陆延伸10km和向海伸展至10km等深线计算,海岸带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全国40%的人口和60%的国民生产总产值(GDP)集中在这一地区。
简介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岸带资源。海岸带经济在中国经济总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400km,岛屿岸线长14247km,海岸线总长度超过32600km,横跨22个纬度带。如果按向陆延伸10km和向海伸展至10km等深线计算,海岸带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全国40%的人口和60%的国民生产总产值(GDP)集中在这一地区。
中国海岸带背靠急剧隆升的中国西部大陆,面临全球最大的边缘海群,具有十分特殊的地质构造背景。1
背靠急剧隆升的西部大陆全球板块运动的格局在中生代晚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印度板块从冈瓦纳古陆解体后向北移动,大约在4000万年以前的古新世时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特提斯洋关闭,喜马拉雅山脉和西藏高原开始隆升。从第四纪早期起,西藏高原的隆升加剧,在200万年内,其高程从2000~2500 m上升到4000~4500 m,成为世界屋脊。中国的地势因此发生巨大
的变化,由历史上的南北差异急转为东西差异。在1300 km的距离内,形成4500~5000 m之巨的东西地形落差。中国大陆向海洋提供碎屑物质的潜能因此大幅度增加。中国的大江大河,携带着大量的碎屑物质,从西向东倾泻人海,成为泥砂输运最主要的传送带。中国人海河流的流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4.9%。人海流量占全国河流总流量的69.8%。每年人海径流量为14900 × 108m3,输砂量17.2× 108 t(张家诚等,1986)。这些物质大部分沉积在河口地区,一部分进人较深海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在沿岸流的作用下传输到海岸带。现代黄河三角洲自1855年以来改由渤海人海。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造陆20 k田2(庞家珍等,1981)。黄海和渤海的沉积速率分别达15.8 cm/ka和10.8 cm/ka(吴世迎,1981)。长江自清末以来每年新增陆地9 km2,沉积速率达3.1 mm/a(吴世迎,1981)。由西往东的巨量泥砂输运格局对中国海岸带的形成和演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西藏高原的隆升使喜马拉雅山成为一个巨大的气候屏障,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北上,使中国西北部的大片地区气候日趋干旱,甚至成为沙漠,极大地加速了西部山区的物理风化作用,为东部的海域沉积区准备了大量的陆源碎屑物质。1
面向巨大的中国边缘海中国东海和南海均属边缘海。渤海和黄海虽然不是边缘海,但与东海相通,其沉积作用与东海相似。中国边缘海在横向上与海岸带紧邻,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特点:中国边缘海地处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岛弧之间,西有陆源物质,东有岛源物质,上有生源物质,是一个多源的沉积物捕集器。由于岛弧的阻挡,边缘海与大洋之间只能通过峡口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受限,床底载荷的交换尤其困难。因此边缘海沉积物一般都含有较多的细粒组分,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偏低。一边为陆所限,一边以岛弧与大洋相隔,在相对局限的边界条件控制下,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环流系统和沉积动力场,对海岸带和陆架的沉积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圆边缘海构造运动活跃,直接影响海陆相互作用和盆地的沉降和沉积作用。冲绳海槽现处于扩张作用的胚胎期,虽有海底火山活动,但洋壳尚未出现。南海海盆属于成熟的弧后洋盆,二者演化阶段不同,其沉积作用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边缘海外缘峡口的水通量直接取决于海面的高低。因此,边缘海环境对全球性海平面的变化格外敏感。在低海面时可能出现水体滞流。海退过程一般比较缓慢,但海侵却往往是突发式和倒灌式的。由于峡口的控制作用,边缘海对某些大洋的古海洋学事件的响应,往往发生时间上的滞后。滞后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事件的性质、规模和当时海平面的情况(何起祥,2006)。
边缘海的这些特点对于中国海岸带的演化和沉积作用不容忽视。1
气候的南北分带中国海岸带横跨22个纬度带,从南到北由亚热带到寒温带,气温逐渐降低,雨量逐渐减少,具有明显的气候南北分带。气候对物源区的风化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壤过程和生物沉积作用有着直接的影响,并能通过植被间接影响沉积物的输运量和输运方式。中国的海岸类型和海岸带沉积作用也表现出气候分带的特点。当代的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和海滩岩等特殊的海岸带沉积物仅见于南海周边。在末次冰期的时候,中国沿海的广大地区海退成陆,经受成壤过程。但土壤的特征从南到北呈现不同的特点。在广东一带,是以红色为主的花斑黏土,在长江流域为暗色的硬黏土,代表无沉积作用的硬底,而在北方的干旱地区,则表现为钙质或铁锰质结核的大量出现。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同期异相的特点。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兵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