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履带式摩托车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履带式摩托车是一种靠履带行走的摩托车。有两大特点。第一,是兼有摩托车的轻便和履带式车辆越野能力强的特点;第二,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动力、传动、行动、操纵机件一个都不能少。它虽然是超小型车辆,但看起来也是满复杂的,至少比一辆摩托车要复杂得多。

发展简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人就热衷于半履带式车的研制,先后研制出1t、3t、8t、12t、18t、24t等多种型号的半履带式车辆,并以HK系列命名。其中,小型的半履带式车命名为HK100型,由兵器局第6科负责研制,目的是开发一种能空运的半履带式车辆。研制工作于1939年开始。在研制过程中,参考了奥地利的轻型半履带式车辆,研制工作进展很快,1940年初就制成了样车,年内共制成了70辆试生产型车,并进行了广泛试验。1941年共生产了420辆,第一辆车于1941年6月5日正式装备德军,1942年共生产了985辆;1943年生产了2450辆;1944年共生产了4490辆。研制之初的代号为Kfz.620,定型后命名为Sdkfz.2特种车辆。德文名为kettenLirad,意思是“履带式摩托车”。

尽管德国人把它归入半履带式车辆一类,但它并不是典型的半履带式车辆(典型的半履带式车辆,前部为两个车轮)。从前面看像摩托车,从后面看像小型拖拉机,有点像当今的“三轮蹦蹦”和“小手扶拖拉机”。无疑,它的越野机动性和行驶稳定性要优于一般的摩托车。这也是它能红火一阵的原因所在1。

结构特点从总体上看,前部是驾驶员席、变速箱和操纵部分,后部为发动机及其各系统。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前面的变速箱,再传到两侧的主动轮上,拨动履带,推动车辆前进。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每侧有4个交替排列的负重轮,第1、4负重轮在外侧。采用扭杆式悬挂和单销式铸钢履带;履带中央有橡胶垫块,履带板宽度为170毫米,每侧有40块履带板,履带着地长为820毫米。履带的张紧度可以调节。燃油箱设在履带两侧的上方,燃油量为2×21升。摩托车的最大速度达70千米/小时,对于履带式摩托车来说,这是相当高的速度了。

动力装置为奥贝尔公司制造的1.478升4缸、液冷汽油机,跟中低档家用轿车的气缸排量差不多,但它的最大功率却只有36马力,油耗也大得惊人,公路行驶时100千米油耗达16升,越野行驶时更高达22升。

变速箱为机械式,有主、副变速箱各一个,主变速箱有3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副变速箱有高低2档,这样,共可实现6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

该履带式摩托车的前部结构。猛一看起来,和摩托车差不多,但比摩托车要复杂得多。有趣的是,它的转向操纵机构很特别。驾驶员手把转动一个角度,摩托车便开始转向,这和一般的摩托车、自行车没有区别。但是,当转向角度超过15度时,内侧履带的制动器便开始起作用,使内侧履带减速参与转向。这是这种履带式摩托车的“绝话”。尽管如此,它的转向半径还是达到4米左右,是比较大的2。

衍生车型履带式摩托车的变型车有以下几种:

2/1和2/2型野战电话线敷设车

2/1和2/2型都叫“野战电话线敷设车”。有时为了区分,也称后者为“2/2型野战重型电话线敷设车”。两车的共同特点是,在发动机罩的上方焊上一个支架,装上卷筒式电话线电缆,但后者的支架尺寸较大,可以装大型电缆;车体后部挂装一个两轮拖车,同样装一套卷筒式电话线电缆。其中,2/1型只生产了几辆,2/2型的生产数量稍多些,但也很有限。所以,留下来的2/2型的照片显得十分珍贵。

五乘员组履带式摩托车

1944年至1945年研制,其特点是将车体后部加长,发动机的功率加大,使后部车厢能乘坐4名乘员。不过,该车只制成一辆样车,未能批量生产,连一张照片也未能留下。

“休普林卡”无线电遥控爆破车

这是一种遥控车,用于送炸药包或爆破扫雷。不过,它只保留了履带式摩托车的履带部分,去掉了前面的轮式部分面目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车体的四周装上了装甲,正面10毫米厚,侧面和后面为5毫米厚。车体后部设有驾驶员席,也就是说,它可以由士兵在车外遥控操纵,也可以有人上车操纵。装备的无线电设备为UKE6型超短波无线电接收机。从1944年10月到1945年4月,共生产了大约50辆“休普林卡”无线电遥控爆破车3。

评价履带式摩托车的生产总数达7400辆以上,在二战中广泛应用,它小巧灵活,越野性好,深受德国大兵的喜爱。除用于牵引轻型火炮和挂装小拖车外,直接用于运送人员和物资以及担任侦察、通信任务的场合也不少。显然,它比两轮或三轮带拖斗的轮式摩托车的本事要大些。但是,它和其他半履带式车辆一样,在越野行驶能力上比不上履带式车辆,公路行驶能力和可靠性上又不如轮式车辆。这种先天的不足,使它最终难逃进入“战车博物馆”的命运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石季英 - 副教授 - 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