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喷射混凝土施工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喷射混凝土施工,是用压力喷枪喷涂灌筑细石混凝土的施工法。常用于灌筑隧道内衬、墙壁、天棚等薄壁结构或其他结构的衬里以及钢结构的保护层。喷射混凝土是将预先配好的水泥、砂、石子、水和一定数量的外加剂,装入喷射机,利用高压空气将其送到喷头和速凝剂混合后,以很高的速度喷向岩石或混凝土的表面而形成。

分类喷射混凝土干拌法干拌法是将水泥、砂、石在干燥状态下拌合均匀,用压缩空气将其和速凝剂送至喷嘴并与压力水混合后进行喷灌的方法。此法须由熟练人员操作,水灰比宜小,石子须用连续级配,粒径不得过大,水泥用量不宜太小,一般可获得28~34兆帕的混凝土强度和良好的粘着力。但因喷射速度大,粉尘污染及回弹情况较严重,使用上受一定限制。

喷射混凝土湿拌法是将拌好的混凝土通过压浆泵送至喷嘴,再用压缩空气进行喷灌的方法。施工时宜用随拌随喷的办法,以减少稠度变化。此法的喷射速度较低,由于水灰比增大,混凝土的初期强度亦较低,但回弹情况有所改善,材料配合易于控制,工作效率较干拌法为高。

将预先配好的水泥、砂、石子、水和一定数量的外加剂,装入喷射机,利用高压空气将其送到喷头和速凝剂混合后,以很高的速度喷向岩石或混凝土的表面而形成。

宜采用普通水泥,要求良好的骨料,10mm以上的粗骨料控制在30%以下,最大粒径小于25mm;不宜使用细砂。主要用于岩石峒库、隧道或地下工程和矿井巷道的衬砌和支护。1

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

①、检查锚杆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②、清理喷射现场的矸石杂物,将喷浆机安设在顶帮围岩稳定安全地点,距离道轨间隙不能小于0.5m。接好风、水管路,输料管路要平直不得有急弯,接头要严密,不得漏风,严禁将非抗静电的塑料管做输料管使用。

③、检查喷浆机是否完好,并送电空载试运转,紧固好磨擦板,不得出现漏风现象。

④、喷射前必须用高压风水冲洗岩面,在巷道拱顶和两帮应安设喷厚标志。

⑤、喷射人员要佩戴齐全有效的劳保用品。

2、配拌料

①、利用筛子、斗检查粗细骨料配比是否符合要求。

②、检查骨料含水率是否合格。

③、按设计配比把水泥和骨料送入拌料机,上料要均匀。水泥:砂:石子,砼重量配合比水泥∶砂∶石子=1∶2∶2,人工拌料时采用潮拌料,水泥、砂和石子应清底并翻拌三遍使其混合均匀。

④、检查拌好的潮料含水率,要求能用手握成团,松开手似散非散,吹无烟。

⑤、速凝剂按水泥含量的2.5-4%在喷浆机上料口均匀加入。

3、喷射工作

喷射工作开始前,应首先在喷射地点铺上旧皮带,以便收集回弹料,回弹率不超过10%。

①、开水开风,调整水量,保持风压不得低于是0.4MPa, 水压应比风压高0.1MPa左右,加水量凭射手的经验加以控制,水灰比0.4。

②、喷射手操作喷头,自上而下冲洗岩面。

③、送电,开喷浆机拌料机,上料喷浆。

④、根据上料情况再次调整风水量,保证喷面无干斑,无流淌,粘着力强,回弹料少。

⑤、喷射手分段按自下而上先墙后拱的顺序进行喷射。

⑥、喷射时喷头尽可能垂直受喷面,夹角不得小于70度。

⑦、喷射时,喷头运行轨迹应呈螺旋形,按直径200-300mm,一圆压半圆的方法均匀缓慢移动。

⑧、一次喷射混凝土厚度50~70mm,并要及时复喷,复喷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个小时。否则应用高压水重新冲洗受喷面。

⑨、应配两人,一人持喷头喷射,一人辅助照明并负责联络,观察顶帮安全和喷射质量。

4、停机

①、喷浆结束后,按先停料、后停水再停电最后关风的顺序操作。

②、喷射工作结束后,卸开喷头,清理水环和喷射机内外部的灰浆或材料,盘好风水管。

③、清理收集回弹料,并应将当班拌料用净。

④、喷射砼2小时后开始洒水养护,28天后取芯检测强度。

5、喷射质量

喷射前必须清洗岩帮,清理浮矸,挖出墙基础,拉好线,喷射均匀,无裂隙,无“穿裙,赤脚”。1

注意事项①、分次喷射时,复喷应在前一次砼终凝后进行,若终凝一小时后进行喷射时,应先用水清洗喷层表面。有超挖或裂缝低凹处,应先补喷平整,然后再正常喷射。

②、严禁将喷头对准人员。

③、喷射过程中,如发生堵管、停风停电等故障时,应立即关闭水门,将喷头向下放置,以防水流入输料管内;处理堵管时采用敲击法输通料管。

④、喷射人员要配戴防尘口罩、乳胶手套和眼镜。

⑤、喷射工作结束后,喷层在七天以内,每班洒水一次,7天以后,每天洒水一次,持续养护28天。

⑥、喷浆机司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喷浆机性能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能排除一般故障,进行日常维修和养护。

⑦、喷浆机进气口密封良好,防止漏风吹起粉尘;排气口畅通,废气排放顺利;喷浆管接头牢固、密封良好、摆放整齐。个人配带防尘口罩,粉尘浓度不超过6mg/m³。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杜强 - 高级工程师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