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年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热线电话,在门诊总有来访者问“老人作、孩子作,大人孩子不省心、自己闹心不想活”类问题。作为一名精神心理科的医生,无论是从门诊量及就医的年龄段上看,还是从统计学大数据上看,都越加感受到目前各类精神心理障碍覆盖了各年龄各阶层的人群,并且部分精神疾病患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均高居不下,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那么,怎样防治精神疾病呢?
精神疾病的防治分为三级
01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通过消除或减少病因或致病因素来防止或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
一级预防的目的:是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属于最积极、最主动的预防措施。
采取措施:是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入手,采取:优生优育,改善营养状况、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工作或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稳定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社区支持网络、营造健康的精神卫生社会环境、减少成瘾物质的危害、防止暴力、进行灾难后心理干预、开展健康教育等。
02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控制疾病,降低危害。重点是“三早”。
二级防治的目的:是降低精神疾病的危害。
采取措施:建立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为骨干、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广泛宣传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识别和医生早期识别精神疾病的能力,及时就医,及时诊断;合理用药,家庭治疗,双向转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03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训练,以减少残疾和社会功能损害、促进康复、防止疾病复发。
三级防治的目的:是减少精神疾病所致的残疾和社会功能损害。
采取措施:三级预防是康复期的预防。重点是防止和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包括:缩短病程的治疗原则;抗复发的原则;减轻残疾程度的原则和精神康复的原则。
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康复工作。采取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把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调适对社会和他人的期望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个人保持和促进精神健康。
04 目前精神疾病如何治疗?
目前精神疾病的治疗是以医院为中心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和以社区为中心的长期心理康复工作相结合,由被动服务和单一服务形式向多层次的服务拓展;急性期在医院,康复期在家在社区。治疗由单纯的治疗型向预防、治疗、康复、培训、回归社会五位一体化转变,由单纯的药物治疗向药物、心理、音乐、行为、物理等多种疗法转变。
作者简介:
王会秋 沈阳市安宁医院康复中心主任 沈阳市精神心理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沈阳市心理咨询热线工作室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国家心理治疗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普委员会心理科普专业组副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