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兹三角形问题(Schwarz triangle problem)是关于三角形的极值问题,在锐角三角形的内接三角形中,以垂足三角形的周长为最短,此问题最早由法尼亚诺(dei.T.G.C.Fagnano)提出,他用微积分的方法给出了一个解答,因此,这个问题也称为法尼亚诺问题。施瓦兹(H.A.Schwarz)在一篇论文中,利用垂足三角形的性质及反射原理巧妙地证明了这个问题,施瓦兹三角形因此而得名,他的证明后来被莫利(F.Morley)和莫莱(F.V.Morle)推广到2n+1角形的情况1。
基本介绍在已知的锐角三角形内,作顶点分别在其三边上的三角形,从中找出周长最短的一个,这是关于三角形的一个著名的极值问题,叫做施瓦兹(H.A.Schwarz)三角形问题。
可以证明,当内接三角形的顶点分别是已知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垂足时,所求得的三角形的周长最短。
该问题是意大利伯爵C.Fagnano(1682~1766)的儿子J.F.Fagnano(1715~1797)于1775年提出的,他给出了一个要用到微积分的证明。由于H.A.Schwarz(1843~1921)第一个用完全初等的方法给出了一个十分漂亮的解法,所以许多人把此问题称为Schwarz三角形问题,Schwarz的证明后来被美国人FrankMorley(1860~1931)推广到2n+1边形的情况。
在锐角△ABC中,若D、E、F分别是三条高AD、BE、CF的垂足,则在△ABC的所有内接三角形中,垂足三角形DEF的周长最短2。
施瓦兹三角形问题的证明证明一下面的证明源于H.A.Schwarz。
如图1,设△DEF是△ABC的垂足三角形,△PQR是任意内接三角形,将△ABC(连同△DEF、△PQR)作关于AC边的反射,再把所得图形(△AB'C)作关于B'C边的反射,再把所得图形(△A’B’C)作关于A'B'边的反射,再将所得图形(△A'B’C’)作关于A'C'边的反射,最后再把所得图形(△A'B''C')作关于B"C’边的反射,得△A"B"C',经过这样五次反射后,我们得到如图1所示的连接在一起的六个全等的三角形(与△ABC全等),以及分别与△DEF、OPQR相应的一系列内接三角形。
由于第一次反射使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了角度2A,第二次反射使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了角度2B,第三次反射时 方向没有变化,第四次、第五次反射中 及 分别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2A和2B,故经过上述五次反射后, 的方向没有变化,所以A"B" // AB。
由于垂足三角形DEF有这样一个特殊性质:它的两边与△ABC的相应边成等角(即∠BDF=∠EDC,∠ DEC =∠FEA,∠EFA=∠DFB ),所以经第一次反射后,与DE相应的线段ED'在FE的延长线上,经第二次反射后,与DF相应的线段D'F"也在FE的延长线上,经第三次反射后,与EF相应的线段
F'E'也在FE的延长线上,以后两次反射也是如此,DE、DF的相应线段E'D"、D"F"都在FE的延长线上。因此,FED'F'E'D"F"是一直线段,且FF"等于△DEF的周长的两倍。
再来观察任意内接三角形PQR经上述五次反射后得到的图形,发现折线RQP'R'Q'P"R"的长度是△PQR的周长的两倍。显然该折线的长度不短于RR",即△PQR的周长的两倍不短于RR",由F"R" 平行且等于FR知RR"= FF",可见△PQR的周长不短于△DEF的周长2。
证明二下面是Fagnano问题的另一种解法,这一解法属于法国的小Gabriel-Marie。
设△XYZ内接于△ABC,作出点X关于AB、AC的对称点X₁、X₂,则ZX₁= ZX,YX₂= YX,折线X₁ZYX₂的长度等于△XYZ的周长。显然,对于某个固定的点X,只有当Y、Z在线段X₁X₂上时,△XYZ的周长才能最小,其最小值为X₁X₂的长度,又由于AX₁= AX₂= AX,∠X₁AX₂=2A (定角),
,X₁X₂的长度取决于AX的长度,只有当AX⊥BC时,X₁X₂才有最小值,因此,要使△XYZ的周长最短,必须AX⊥BC,同理,必须BY⊥AC,CZ⊥AB。故周长最短的内接三角形是△ABC的垂足三角形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沛 - 副教授、副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