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动态用户模型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模型是指对于某个实际问题或客观事物、规律进行抽象后的一种形式化表达方式。动态用户模型是动态地根据用户个人兴趣和行为建立的模型。主要用来捕捉并记录用户在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信息需求,它不仅是对个别用户的一般性描述,也是一种面向算法,具有特定数据结构和形式化的用户描述。

简介用户模型是对网站目标群体真实特征的勾勒,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建立用户模型的目的是:尽量减少主观臆测,走近用户,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从而知道如何更好的为不同类型用户服务。用户模型的早期应用主要是自适应人机界面(Adaptive human-computer interface),同时也是信息过滤(Information Filtering)机制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用户界面是直接与用户交互的接口,通过与用户的交互,接收用户的行为,积累用户处理事务的经验,以应对用户出现的新动作。用户模型是用于存储和管理用户的行为历史、存储学习用户行为的知识和进行相关推导的知识的功能集合。信息过滤研究的是面向个体进行信息过滤筛选,它关注用户的长线需求(在一段时间内较为固定不变的需求),提供与其相关的信息。动态用户模型根据户模型中记录,动态地捕捉并记录用户的需求兴趣点,通过建立模型来记录、管理用户的兴趣,描述用户可能的潜在兴趣需求,为用户个性化、智能化制服务。

用户兴趣信息获取途径采用什么方式及时、准确的获取用户兴趣是用户兴趣模型建立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用户兴趣获取是指从用户的浏览内容、用户的浏览行为和用户的反馈信息中获得用户兴趣信息。大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用户信息:

用户主动提供

搜索系统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在页面中设置一些兴趣模板或者以提问的方式收集用户兴趣信息,一般通过用户注册这类操作完成。用户信息输入后,系统进行目标标识,对其进行聚类,形成不同的用户兴趣方向。该方法有着严重的缺陷,它需要用户的积极参与才能完成,如果兴趣收集页面设置的过于复杂,用户很难有耐心完成,设置的过于简单又达不到预期目的。并且,用户的语言表达和类别划分具有模糊性,所以该方式难以全面清楚的表达用户的真正需要。

跟踪、分析用户浏览行为

用户的浏览行为,包括用户在每个页面上驻留的时间,对每一个页面进行的操作,比如:下载、保存、打印页面和将页面加入收藏夹等。一般来说,用户会将其经常访问的网页放入收藏夹,以方便下次访问,对某些重要的内容,需要继续查阅和后续整理的,用户甚至会将其下载保存到本地。相对于用户浏览过的页面,用户收藏和保存的页面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不可能完全反映用户兴趣需求,即使如此,它还是能很好的反映用户的部分兴趣或者短期兴趣,因此,这一部分的研究还是比较受关注的。

服务器端获取

用户的登录、浏览记录以及用户的访问行为都记录在因特网中服务器上的日志文件中。通过分析这些日志文件可以获取用户已浏览过的页面集合,从而可以理解用户的行为。

Internet上收集用户信息的服务器分三种,一般网站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和搜索引擎网站服务器。一般网站服务器记录了用户对网站的访问,而对于用户访问的其它网站信息不作记录,也无法记录,因此通过网站服务器日志构建的用户模型只能反映用户在网站中的兴趣,不能全面反映用户兴趣。不过,对于网站管理者而言,网站服务器日志是用户最佳信息来源。而代理服务器日志可以记录用户对所有网站的访问,因而通过代理服务器日志可以较全面的反映用户兴趣,但它对某一单独网站内部的访问记录没有网站本身服务器记录的细致。

客户端

一般通过在用户的客户端定制浏览器或安装浏览器插件的方法实现客户端用户信息的获取。这也是最有效的获取办法,但这对用户要求较高,提高了用户参与的门滥,是不利于普及的技术。

用户建模的方法根据获取用户信息方式的不同,用户建模的方法可以分为:显式建模与隐式建模两种方式。

显式建模方法

显式建模需要用户的参与,通过要求用户提供自己的感兴趣信息和对搜索结果进行评价的方式实现。根据用户参与程度的不同,显式建模的方法又可以分为如下两种:

用户手工定制建模是指用户模型通过用户自己手工输入感兴趣的信息,比如兴趣词列表、兴趣种类以及用户注册时的背景知识等相关用户信息来创建的方法。在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早期,用户手工定制建模是用户建模的主要方法。用户手工定制方法实现简单,并且具有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模型更新困难,用户兴趣发生转移时,需要用户重新提供兴趣信息给模型以便更新原有信息,这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并且对用户依赖较大,需要用户的主动参与,这些均会对用户的正常浏览造成不便。而且,用户也很难准确而全面的列出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或者类别。

示例用户建模是指用户在浏览网页过程中通过标注自己喜欢的页面示例自己的兴趣偏向。系统还可能对页面做类别的划分,以这些信息构建用户模型的方法称为示例用户建模。由于最了解用户兴趣和偏好的人是用户自己,因而用户提供的兴趣信息能够比较集中和相对可靠的反映用户兴趣偏好。从对用户的依赖而言,示例建模相对较少。构建的用户模型更能反映用户兴趣爱好,并且,容易收集用户的近期兴趣,便于模型的更新。但需要用户在浏览过程中标注感兴趣页面以便得到示例,这也会影响用户的正常浏览。

隐式建模方法

隐式建模也称自动用户建模它是指通过对用户的网页浏览和查询历史进行记录,分析推测出哪些信息是用户感兴趣的,进而根据这些信息自动构建用户模型,期间无需用户的参与。此方法和示例用户建模方法有些类似。只是缺少了用户对浏览网页的蹄选,默认浏览过的网页均是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容易引入噪声,不利于构建高质量的用户模型由于这类建模无须用户的参与,因而不会造成对用户的干扰,有利于提高个性化服务的易用性。因此自动建模技术将是未来用户建模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1。

基础理论动机心理学理论

用户使用任何产品,都受动机驱使。进行设计调查,首先需要分析用户的使用动机。影响人们做一件事的动机很多,按照动机心理学,可以把用户使用各种产品的动机分为以下几种: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确定自己的生存方式,一般包含三种概念:在危难情况下的求生方式、追求稳定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变化的生活方式。

审美观念。它是人们通过知觉或认知形成的心理体验,最终导致情绪感受。每个人的审美观念受许多因素影响。

习惯。习惯指个人长期保留下来的比较固定的或自然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等,它可能表现为工作中、生活中、人际交往中、对各种产品的观念中。它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用户使用动机之一。

条件。指使用或购买产品时的自身条件,例如居住面积、室内设施、经济收人、家庭人口、城市或农村等等方面。

环境。指使用或购买产品所涉及的外界自然因素或他人因素。

社会期待。有些人的动机受父母、配偶、朋友、同事期待的影响较大,有些人的动机受自己认为的“潮流”影响较大。

能力与知识。能力是完成一件事情的心理因素。知识在这里主要指新科技发展引起人们对产品的使用动机。

信念(信仰)。信念会导致强烈的动机,并付出很大努力。

马斯洛的需要结构

这个需要理论产生于美国文化范围中,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马斯洛调查了爱因斯坦等多位人物,总结了他们的人生经历,提出人的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认知的欲望,审美需要。并且指出这些需要呈金字塔形排列,在底层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就会产生更高的需要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慧维 - 副研究员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