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雄性不育法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用人工的方法饲养某些害虫,经过对雄虫加一定剂量的辐照使它们丧失生育能力以后,再把这些雄虫释放到田间的同种害虫中去,以防治这种害虫一使它们无法产生后代,降低虫口密度。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就叫雄性不育法。1

原理雄性不育法,是生物防治害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生物防治方法中唯一有可能灭绝害虫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项无公害生物防治的新技术。它利用 射线、 射线、 射线、中子或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等,对昆虫的某虫态 (蛹或成虫)进行一定剂量的照射,使性细胞的染色体断裂或易位,形成带显性致死突变的配子,但又不损伤其体细胞,其仍保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交尾能力。把经过人工处理的不育昆虫释放到野生昆虫种群中去,通过野生昆虫与不育昆虫交配,产生不育后代来降低野生虫口的密度,经过连续的多次释放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这种技术可以在一定区域内有效控制某种特定靶标昆虫种群的发展。它主要包括人工大量饲养昆虫、辐射处理、运输和释放等几个步骤。昆虫辐射不育技术是目前害虫防治手段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控制一些昆虫的发生和危害2

发展本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首先用这种方法来防治羊皮螺旋蝇获得了成功,报道出去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开辟了一项新的研究领域一辐射不育防治害虫。继防治羊皮螺旋蝇成功之后,美国又对瓜实蝇、相桔实蝇、洋葱蝇、苹果蠢蛾、红铃虫等进行了大量的辐射不育防治试验,有的已经进入田间实用,有的则已进入田间试验。

我国从60年代开始,先后对玉米螟、红铃虫、松毛虫、甘蔗黄螟、三化螟、油菜尺蠖、小菜蛾、甜菜根蛆等进行了辐射不育防治研究。近几年来,对玉米螟、甘蔗黄螟、小菜蛾已经进入田间试验,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结果。

据了解,到80年代后期,全世界利用雄虫不育技术能够控制或消灭的害虫,有秋家蝇、红铃虫、舞毒蛾、六月金龟子等70~80种。常用的能使雄虫不育的射线有 射线和中子,大量照射时通常都采用 射线。

采用辐射不育法防治害虫,虽然不能真正使害虫断子绝孙、彻底消灭(因为此处消灭了,别处的还会飞来),但是至少能压低虫口密度,减轻害虫危害。所以,作为防治方法之一,还是大有可为的。1

技术特点(1)防治目标专一。该技术仅仅防治人们需要防治的某一害虫,而对其他的害虫不起作用。

(2)不会污染环境。该技术不留化学物质残留物,对人、畜有益,天敌无害,是一种安全卫生的防治害虫的方法。

(3)防效持久。由于该方法可以在一个较大地区范围内从根本上消灭一种害虫,只要不再从其他地区迁人这种害虫,就能在较长时间里保持农作物免受侵害。因此,一旦取得了根除的效果,就可以长期受益。

(4)特殊作用。特别是对某些有钻蛀习性或隐蔽性好的害虫,使用农药和天敌不易触及其虫体, 防治较困难,而辐射不育防治害虫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