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开发利用是指应用海洋科学和相关工程技术,开发利用各种海洋资源的活动。主要包括海洋物资资源开发、海洋空间利用、海洋能利用。按地域,分岸滩、海岸、近海和深海的开发利用。要依赖各种海上建(构)筑物或其他工程设施,以及相应的配套技术设施。1
现代海洋利用现状20世纪60年代后,在海洋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新领域越来越多,到20世纪末已经形成包括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洋运输、海盐及盐化工、海洋油气、海水综合利用、滨海旅游、海滨采矿等10多个部门的海洋经济。同时,世界海洋经济产值持续高速增长,从60年代的100余亿美元增加到70年代初的1 100亿美元,80年代初的3 400亿美元,90年代初的8 000亿美元。到了2000年,世界海洋经济产值已达10 000亿美元。海洋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提高,2000年世界海洋经济占世界GDP总值230 000亿美元的4%,其中主要海洋国家海洋产值分别占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世界各国,主要沿海国家都充分认识到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意义。2
特点1.海域使用的多宜性和使用方式兼容性
海洋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自身的多功能性和多价值性,形成了同一海域多种功能的重叠,相应地表现出海域开发利用的多宜性,比如在一定海域可以捕捞、养殖及牧鱼,也可以开采矿物和制盐等。为此,海域开发利用过程要考虑综合利用各种资源,选择资源配置的最优途径。通过时空范围的限制和约束,使海域开发活动与海域主导功能协调一致,保证海域的各种资源、环境价值都能得到科学、合理、充分的利用。
海洋资源的利用方式包括:(1)直接消费,如鲜鱼可直接食用等。(2)中间生产过程的消费性利用,比如用于加工的原料投入;只是形态或某些理化性质发生变化。(3)原位利用,一般是指对尚未开发的资源进行就地利用,如海底珊瑚礁、海岛风光的观赏。
2.海域使用的关联性和综合性
海域使用关联到海洋水文、地质、生物等多学科,涉及到海洋水产、交通、能源、旅游等多行业。海域使用具有多目标、多因素等综合特征。因此,海域使用要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为基本出发点,要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海域使用的战略性
首先,海域开发利用是一种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稳定性的战略行为。同时,海洋开发应从长远着眼,克服以掠夺资源和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短期行为。为确保海域利用的连续性、稳定性,从目标制定到组织实施过程都要认真研究,实行有序开发。
4.海洋开发的高技术、高风险性
海洋领域是一个综合性强、技术密集的特殊领域。海洋环境的严酷性和海洋资源的复合性,决定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对科学技术的高度依赖性。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海域开发的利用空间也在扩展,由浅海逐渐向深海迈进,对技术的依赖性也增强。
5.海域使用共享性与外部性
共享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任何主体都可享用的资源,如国家公园、野外游乐地、自然界的空气和阳光、公海等。海洋资源属于典型的公共资源,其产权难以界定,比如,海洋水体覆盖下的生物资源可以游动,深海和公海资源尤其如此。2
前景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希望,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难题的极为可靠的途径。海洋开发利用的前景诱人,世界上许多沿海国家视海洋为开拓地,制定面向海洋、开发海洋、向海洋进军的国策。人们已经认识到,21世纪是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建设和保护海洋的新世纪。海洋是21世纪确立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各国的战略抉择。当今,世界各沿海国家把海洋开发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加速向海洋进军的步伐,从而推动世界海洋开发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海洋开发仍处于初步成长期,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根据有关专家测算,到2005年,我国海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左右,2010达到5%以上。在21世纪初期,我国新兴海洋产业如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制药、海洋信息服务等将不断扩大规模,增长速度迅猛。海洋产业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海洋经济的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大幅度提高;在海洋经济增长的同时,海洋生态环境将逐步得到恢复;海洋综合管理将继续推进,管理法制化进一步发展。已有海洋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同时还会出台一些新的管理海洋事务的法律、法规。海洋法律、法规将由不完善逐步走向完善,海域使用逐渐有序、有度、有偿。由于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将不断加快,海洋生态环境应用基础性研究领域将有突破性进展,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内一批关键技术将获得突破。海底探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及能力将大幅度提高。深海矿产资源(如可燃冰、多金属结核、热液硫化物、深海生物基因)的开发技术逐渐提高,逐渐过渡到商业化开采阶段。各种海洋产业用海面积将逐渐增加,布局更加趋向于合理。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红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