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茯苓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一七五。具有益气理脾之功效。主治小儿腹虚胀,脾气不调。
组成赤茯苓(去黑皮)、犀角(镑)、赤石脂、黄连(去须)、龙骨、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人参、干姜(炮)各一两,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二两。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五六岁儿每服一钱匕,水一盏,煎至四分,去滓温服。
功用益气理脾。
主治小儿腹虚胀,脾气不调。
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茯苓汤”。(《中医方剂大辞典 第九册》)
重要文献摘要方论选录
《中医方剂大辞典》:“冰之令寒服之,谓之热因寒,用其寒以对足太阳之假热也,以于姜之辛热以泻真寒也。故目真对真.假对假。”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焦寒湿戊申春,一妇人六十岁,病振寒战傈,呵欠嚏喷,口亡津液,心下急痛而痞,身热近火,脐下恶寒,浑身黄而白睛黄,溺黄赤而黑频数,自病来身重如山便着床枕,其脉诊得左右关并尺命门中得弦而急极细,杂之以洪而极缓,左尺按之至骨,举指来实者,六脉按之俱空虚,先以轻剂去其中焦寒湿,兼退其洪大脉,理中汤加茯苓是也。”
《雪潭居医约》:“戊寅芝山寺施医。一人五十余岁,患疽症,浑身发黄,目睛亦黄,小便黄赤而黑,身热又欲近火,服去湿热等剂愈剧。一日,服栀子茵陈汤,手足遂冷,振寒转栗,目昏暗,自以为不可救药,抬到寺中求诊。余见其脉,六部虚细若散,遂用理中茯苓汤,十贴而安。”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贾颖 -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