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愁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八。具有补肝木而兼补肾水,开郁达郁之功效。主治干血瘵,尼僧、寡妇、失嫁之女,丈夫久出不归之妻妾,相忍郁结,欲男子而不可得,内火暗动,燥干阴水,肝血既燥,必致血枯经断,朝热夜热,盗汗鬼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饮食懈怠,肢体困倦,肌肤甲错,面目暗黑。
组成白芍、当归、葳蕤、熟地各一两,玄参、柴胡各一钱五分,丹皮三钱,地骨皮五钱,白芥子一钱。
用法用量水煎服。
功用补肝木而兼补肾水,开郁达郁。
主治干血瘵。尼僧、寡妇、失嫁之女,丈夫久出不归之妻妾,相忍郁结,欲男子而不可得,内火暗动,燥干阴水,肝血既燥,必致血枯经断,朝热夜热,盗汗鬼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饮食懈怠,肢体困倦,肌肤甲错,面目暗黑。
重要文献摘要原方选录
《辨证录》:“世有尼僧、寡妇、失嫁之女、丈夫久出不归之妻妾,相思郁结,欲男子而不可得,内火暗动,烁干阴水,肝血既燥,必致血枯经断,朝热夜热,盗汗鬼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饮食懈怠,肢体困倦,肌肤甲错,面目暗黑,人以为瘀血之痨也,谁知是干血之瘵乎。凡妇女欲火一动,多不可解。欲火者雷火也,雷火一动而天地变、阴阳乖,水随火而沸腾,火得水而炎上,有不烧干者乎?妇女之欲火乃起於肝,肝火者木中之火也。雷火喜劈木者,以火从木中出也。夫肝火宜藏,以肝藏血也,肝火动则血不能藏矣。火动则血泄,况火不动则已,动则不能遽止,故火屡动而血屡泄,动之不已,则泄之不已,血安得不干乎?治法,似宜泄木中之火矣,然而火止可暂泻以止炎,不可频泻以损木。方用消愁汤。”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周淑媛 - 博士、助理研究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