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荨麻疹汤《临证医案医方》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荨麻疹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临证医案医方》。具有凉血清热,活血祛风的功效。主治荨麻疹,属血燥感风者,疹块突发,疹红,热痒。

组成生地15g,丹皮9g,白茅根30g,赤芍9g,金银花15g,连翘15g,当归尾3g,山栀9g,苍耳子9g,薏苡仁15g,谷芽15g,麦芽15g,白鲜皮9g。

功用凉血清热,活血祛风。

主治荨麻疹,属血燥感风者,疹块突发,疹红,热痒。

方义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生地、丹皮、赤药、白茅根清热凉血共为君药;当归活血止痒,苍耳子祛风止痒,白鲜皮清热祛风止痒,山栀、薏仁清热泻火利湿引热下行,共为臣药;谷芽、麦芽健脾助运化,以防诸药苦寒碍胃,防辛燥伤阴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凉血清热,活血祛风之功。

附注“荨麻疹"用药规律:

1、丘疹突出皮肤表面:生地、丹皮、茅根、赤芍、小蓟清热凉血。

2、瘙痒难忍:防风,荆芥穗、蝉蜕、桑叶、苍耳子祛风止痒;桃仁、红花、当归尾活血止痒。

3、伴有消化不良;山楂、建曲、谷芽、麦芽、内金和胃消食。

4、大便干结;瓜萎、元明粉、大黄、泻叶清泻通便。

5、小便短赤:山栀,竹叶、茅根清热利尿。

6、虫积腹痛;槟榔、榧子驱虫。

7、气虚血虚易过敏(过敏体质):黄芪、白术、归身、白芍、何首乌补气养血,增强体力,以抗过敏。

(《临证医案医方》)

重要文献摘要方论选录

《临证医案医方》:“方中用生地、丹皮、茅根、赤芍凉血;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当归尾活血止痒;苍耳子祛风止痒;白鲜皮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谷芽、麦芽助消化;山栀、薏苡仁引热下行。”

《临证医案医方》:“荨麻疹一般内在因素为血燥,外在因素为感风,表现症状是疹块,瘙痒难忍。有时可影响工作,学习与睡眠,十分痛苦。故不可轻视之。临床治疗,应以凉血清热为主。如血不燥热,疹块即可能不发生。处方宜用少量活血药,既可去淤,又能止痒。祛风药大都辛燥,过用则伤阴,能加重血燥,故不宜多用,不宜久服,宜在开始治疗时服之。消化不良往往是荨麻疹发病的重要因素,所以方中应遣当加些和胃消食药。祛邪必须给邪找出路,用引热下行之药,就是使热从小便而解,逐郛务必干净彻底,这样能提高疗效,病情不易返复。”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袁贤达 - 博士、助理研究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