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元丹,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二二八。具有温元阳,补血气之功效。主治五劳七伤,元气亏弱,血气虚损,一切虚冷,百般劳证。
组成菟丝子、益智仁(去皮)、牛膝、石斛、黄耆、干地黄、桑寄生、萆粟、茯苓、川芎、五味子、山茱萸、羌活、木香、虎骨(酥炙黄黑色)、肉豆蔻各一分(8),厚朴(去皮、姜制)、青橘皮各三铢(4),鳖甲(醋炙)半两(15),阿魏三铢(4),肉苁蓉一分(8)。
用法用量1.古代用量:上为细末,以好酒少许化阿魏,与蜜合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早晨盐汤送下。
2.现代用量:为细末,用酒少许,炼阿魏与蜂蜜,和丸,每服8g,盐汤下。
功用温元阳,补血气。
主治五劳七伤,元气亏弱,血气虚损,一切虚冷,百般劳证。
方义五劳七伤,元气亏弱,血气虚损,常可见腰膝酸软,泄泻,遗精,赢瘦纳呆之症。治当以温元阳,补血气为主,本方中菟丝子、肉苁蓉温肾壮阳,配以牛膝、桑寄生、虎骨强壮筋骨;配以益智仁、山茱萸涩肠止泻;石斛、干地黄、五味子、川芎、鳖甲滋阴养血;萆粟、羌活祛风通络,利关节;木香、青皮理气和胃。诸药相伍,可补虚损,止泻固精,故方名“固元丹”。
重要文献摘要方论选录
《景岳全书上册》:“一溺白证,凡如泔如浆者,亦多属膀胱水道之热,宜导赤散、徙薪饮之类以清之。若无内热而溺白者,多由饮食湿滞,宜小分清饮,或苓术二陈汤减去干姜以燥之利之。大都湿在肠胃,或在膀胱者,宜二陈汤,或半夏丸,或固元丹之类,皆可择用。若胞气不固而液浊不清者,此亦败精之属也,宜秘元煎或水陆二仙丹以固之。”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先慧 - 博士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