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附子猪肚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附子猪肚丸,中医方剂名。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具有温阳理气,滋肾泻热之功效。主治消中,多因外伤瘴热,内积忧思,喜啖咸食及面,致脾胃干燥,饮食倍常,不为肌肤,大便反坚,小便无度。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糖尿病。

组成附子(炮,去皮脐)、槟榔(不焙)各一两(30g),鳖甲(醋煮)一两半(45g),当归、知母、木香(炮)、川楝(锉,炒)、秦艽(去苗土)、大黄(酒蒸)、龙胆草、白芍药、破故纸(酒浸,炒)、枳壳(麸炒,去瓤)各半两(15g)。

用法用量1、现代用法:上为末,分3份,把其中两份纳入猪肚内缝定,以酒3000ml、童便5000ml,同入砂锅内熬干研烂细,再入一份药末,同捣为丸。1日3次,1次9-15g,温酒米汤送服。

2、古代用法:上为末。分作三份,将二份入猪肚内,缝定,加蜜酒三升,童便五升同入砂钵内,熬干烂,研细,入一份末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米汤送下。

主治消中,多因外伤瘴热,内积忧思,喜啖咸食及面,致脾胃干燥,饮食倍常,不为肌肤,大便反坚,小便无度。

文献摘要原方选论

1、《世医得效方》:“附子猪肚丸。附子炮,去皮脐,槟榔焙,各一两。鳖甲醋煮,七钱半。当归,知母,木香,川楝子去核锉,秦艽去苗土,大黄酒蒸,龙胆草,白芍药,破故纸酒浸,炒枳壳麸炒去穰,各半两。上为末,分作三分,将二分入猪肚内,缝定,用蜜、酒三升,童子小便五升,同入砂钵内熬干烂,研细。人一分末,同搜捣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米汤任下。”

方论选录

2、《实用中医词典》:“附子猪肚丸见《世医得效方》。由炮附子、槟榔、鳖甲、当归、知母、木香、川栋子、秦艽、大黄、龙胆草、白芍药、补骨脂、枳壳,猪肚、重便组成。调阴阳,养正气,主治消渴,饮食倍常,日益消瘦,大便坚,小便无度。”

3、《简明中医病证辞典》:“?脾h病名。又作睥消。《世医得效方》卷六:“脾h之证,饮食入腹,如汤浇雪,随小便而出,落于溷僻沟渠中,皆旋结如白脂,肌肤日益消瘦⋯⋯精神恍惚,口舌焦干,或阳强兴盛,不交而泄。”可用姜粉散、附子猪肚丸等方。参见中消、消渴条。”

注意事项方中附子有毒,不宜过量服用。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龚小刚 - 博士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