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五十四。具有清热利胆,祛湿退黄之功效。主治中焦热结,胃气郁伏,身发黄疸。
组成白英五两(150g),白蔹三两(90g),紫草、芒消(研)、大黄(锉)各二两(60g),茵陈蒿、葶苈子(纸上炒)、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枳壳(去瓤,麸炒)各—两(30g)。
用法用量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晚食前用蜜汤送下,以知为度。
功用清热利胆,祛湿退黄。
主治中焦热结,胃气郁伏,身发黄疸。
文献摘要原方选论
1、《圣济总录》:“治中焦热结,胃气郁伏,身发黄疸。白英丸方:白英五两,白蔹三两,紫草、芒消(研)、大黄(v)以上各二两,茵陈蒿、葶苈子(纸上炒)、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枳壳(去瓤,麸炒)各一两。上九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晚食前用蜜汤下。以知为度。”
方论选录
1、《普济方》:“白英丸中焦热结,胃气郁伏,身发黄疸。白英五两,白蔹三两,紫草、芒消(研)、大黄(v)各二两,茵陈蒿、葶苈子(纸上炒)、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枳壳(去瓤,麸炒)各一两。右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晚食前用蜜汤下。以知为度。”
2、《医方类聚》:“治中焦热结,胃气郁伏,身发黄疸,白英丸方:白英五两,白敛三两,紫草、芒消(研)、大黄(锉)以上各二两,茵陈蒿、葶苈子(纸上炒)、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枳壳(去瓤,麸炒)各一两。右九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早晚食前,用蜜汤下,以知为度。”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丰聪 - 副教授 -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