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话荒漠
原创 姜联合
恼人的沙尘天气
春季狂风大作,恼人的泥雨弄污你漂亮的新衣;夏季汹涌的黄河泥水漫过中原大地河道;猛烈的沙尘天气掠过我国北方大地。这些景象你也许已从报纸、电视中得知事实的真相——荒漠化是罪魁祸首。
中国气象局公布,从1999年到2002年,我国境内共发生53次沙尘天气,(1999年9次,2000年14次,2001年18次,2002年12次),经统计,6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至今有恶化的趋势。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最大的沙尘暴发生时,黑风骤起,天地闭合,沙尘弥漫,树木倾倒,呼吸困难,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中断、火灾、人蓄伤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危害。
荒漠是沙尘暴产生的源区,专家分析,我国的沙尘天气主要来源于几个方向:西北路径、偏西路径和偏北路径。
你可以拿出一张中国和世界地图,让我们先沿着西北方向沙尘的足迹走走:沙尘从蒙古高原中西部或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发起,随着大气环流一路漂移到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在哪里狂风大作,沙尘弥漫;另一条起源于蒙古国南部或内蒙古中西部的沙尘也不示弱,一路漫沙,使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分地区形成沙尘天气;
再向偏西方向走走发现,在蒙古国西南部或南部的戈壁地区、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区也是沙尘天气的一个重要起源地,直接影响了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天气状况;
往北走走,走出国界,原来是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南的广大地区有沙尘来源,主要影响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和东北南部的沙尘天气。
实际情况是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相应的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砍滥伐森林植被,人为过度垦荒,极大地破坏了地面植被,地面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大面积荒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展。
面对威力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你一定想知道荒漠是怎样形成的?它经过了哪些历程?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荒漠、沙漠、沙地——相似的面孔,如何区分?让我们先认识一下“沙漠、荒漠、沙地”,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分清了,你再继续读书就不会困惑了。专家说:沙漠是指地表被深厚沙土覆盖的干旱和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带,沙漠是沙质荒漠的简称,是地球上以风成沙物质和沙丘覆盖地表的特定区域,即只分布于干旱和极干旱地区的荒漠领域。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或是一种几乎完全没有植被和良好土壤发育的土地。沙地是指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由于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干扰,形成类似沙漠的地貌类型,称为沙地。
仔细读一读,不难发现,原来他们之间有明显的特征。荒漠是由于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植被稀疏的地理景观;而沙漠是荒漠的一种类型,是沙质荒漠,只分布于干旱和极干旱地区,是地表覆盖深厚的沙土,更多是自然和历史地质原因形成;沙地则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影响形成类似于沙漠的地貌类型,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分清了这些相似的面孔,追溯到七千万年前,看看他们的真面目吧!
古荒漠的形成与颜色世界古荒漠的形成多数与地质构造的变化和气候环境变化有密切关系。目前世界较大的荒漠基本是地质构造活动的结果,但是在环境脆弱地区,人为过度利用资源的种种活动,是造成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而中国荒漠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千万年前的白垩纪,并且经过红色沙漠和黄色沙漠两个发展过程。沙漠颜色的改变主要是由气候引起的,早第三纪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为炎热的亚热带气候,形成黄色荒漠。第四纪以来,整个北方地区气候处于温带,气候变干,形成红色荒漠。中国现在的沙漠大约在距今二百万年的地质第四纪开始逐步形成,为温带黄色荒漠,集中在西北广大地区。
然而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的却并不是我们常见的沙漠、荒漠,而是荒漠化。那么荒漠与荒漠化究竟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呢?
荒漠与荒漠化荒漠与荒漠化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的含义却千差万别。荒漠与荒漠化就象水与流水的关系一样。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荒漠,很难说清荒漠的功与过,当你对荒漠善加利用时,它可能是一笔宝贵的自然财富,为人类提供多样化的自然资源与生存环境。众所周知,荒漠中出产的珍贵动物、植物及矿产资源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当你对荒漠资源不合理利用时,脆弱的生态环境很快遭到破坏,荒漠会对人类进行灾难性的报复。因此,荒漠可以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环境。荒漠化是指在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相关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造成的土地退化。主要包括风蚀、水蚀、冻蚀及盐渍化导致的土壤物质流失;其表现为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征退化及自然植被长期丧失。因此荒漠化是一种过程,是由于自然与人为原因造成的土地退化,是人类社会进步面临的巨大难题。
世界荒漠之最荒漠浩瀚无垠,世界上的荒漠究竟有多少呢?全世界荒漠约占陆地表面积的10%,按面积排列全世界十大荒漠是:非洲北部的撒哈拉荒漠(沙漠)、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荒漠(沙漠)、非洲东北部的利比亚荒漠(沙漠)、澳大利亚荒漠(沙漠)、中国蒙古的戈壁荒漠(沙漠)、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荒漠(沙漠)、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荒漠(沙漠)、博茨瓦纳的卡拉哈里荒漠(沙漠)、澳大利亚的大沙荒漠(沙漠)、中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荒漠(沙漠)。
中国的荒漠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1%,较大的荒漠有塔克拉玛干荒漠(沙漠)、古尔班通古特荒漠(沙漠)、巴丹吉林荒漠(沙漠)、腾格里荒漠(沙漠)、浑善达克荒漠(沙漠)、科尔沁荒漠(沙地)、柴达木荒漠(沙漠)、毛乌素荒漠(沙地)、库布齐荒漠(沙漠)、乌兰布和荒漠(沙漠)等。
荒漠的特点荒漠如此特殊,它们究竟具有什么特点呢?荒漠大多数分布在南北纬度15-35度之间,属于副热带下沉气流去,唯独我国的沙漠分布在北纬35度以北、东经110度以西的温带地区,这是由于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海上的潮湿空气很少能够深入到荒漠内部,因此雨量很少,气候干旱,降雨量通常都在400毫米以下,有些地区甚至还不到10毫米。荒漠中的植物和动物都很耐旱,象仙人掌、骆驼刺及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等。荒漠地区的温度变化很特别,白天温度很高,夏天最高温度能达到60摄氏度以上,甚至可以烧熟鸡蛋。夜间的温度却又很低,我国的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可见荒漠地区的温度变化多么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