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煮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八十八。主治1.《圣济总录》:虚劳潮热,肢节烦疼,肌肤枯燥,面赤咽干。2.《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骨热盗汗,肌瘦减食。
组成柴胡(去苗)、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当归(切,焙)、桔梗(锉,炒)、青橘皮(去白,炒)、芍药、芎?、麦门冬(去心,焙)、白术、升麻、桑根、白皮(锉)、甘草(炙,锉)各一两(30g)。
用法用量1.古代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2.现代用法:每服6g,水煎服。
主治1.《圣济总录》:虚劳潮热,肢节烦疼,肌肤枯燥,面赤咽干。
2.《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骨热盗汗,肌瘦减食。
文献摘要方论选录:
《普济方》:“柴胡煮散,一名柴胡散。治虚劳潮熟。肢节烦疼。肌肤枯燥。面赤咽干。人参、柴胡去苗、白茯苓去黑皮、当归切焙、桔梗v炒、青橘皮去白、炒芍药、芎?、麦门冬去心焙、白术、升麻、桑根白皮、甘草炙v各一两,右粗捣筛。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马庆宇 - 博士 - 暨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