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林纂要探源》卷十。具有补气血,解风热之毒之功效。主治虎咬伤。
组成黄耆三两,当归二两,生地黄二两,麦门冬二两,地榆一两,三七一两,防风五钱。
用法用量分四剂服。虎为阳中之阴,其毒浅而耗血多,故治此主于补血,加以去热祛风。虎伤牙孔深,或二或四,去血必多,虎口挟风挟热,人必大渴,不可饮水。若孔变黑,急塞以生猪脂,掘粪土中蛴螬捣塞尤妙。其处每随塞随化,更敷地榆末,则血可止,内服本方。
功用补气血,解风热之毒。
主治虎咬伤。
方义黄耆补气固表;当归补血活血;生地黄滋阴清热,凉血补血;麦门冬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防风发表,祛风,止痛。诸药合用,可补气血,解风热之毒。
文献摘要《医林纂要探源》:“伏虎散治虎伤牙孔深,或二或四,去血必多。虎口挟风挟热,人必大渴,不可饮水。若牙孔变黑,急塞以生猪脂,掘粪土中蛴螬捣塞尤妙。其处每随塞随化,更敷地榆末,则血可止,内服补气血药,解风热之毒。黄芪三两,当归二两,生地黄二两,麦门冬二两,地榆一两,三七一两,防风五钱。分四剂服。虎为阳中之阴,其毒浅而耗血多,故治此主于补血,加以去热祛风。伤不甚,去血不多者,不必用此,塞以蛴螬,敷以地榆,而可愈矣。疮口用地榆敷。”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段汝钦 - 主任医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